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箱箧(qiè)杀戮(lù)荒谬(miòu)伎俩(liǎng)
B、地窖(jiào)寒噤(jìn)模样(mó)颤巍巍(chàn)
C、泅水(qiú)仄歪(zè)拂晓(fó)吊唁(yàn)
D、诘问(jié)颓唐(tuí)尴尬(gà)颠沛(pèi)
2、词语中有两个字的一组是(2分)()
A、富丽堂黄锐不可当穷困潦倒
B、丰功伟绩不可名状提心掉胆
C、因地治宜粹然昏厥眼花缭乱
D、张皇失措转弯摸角失之毫厘
3、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____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幅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年。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6、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
B、《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文字是对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生活的描述。
D、《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回忆了儿时和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7、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华西都市报26日报道》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3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规划建设中的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等三大园区,面积达56.6平方公里。
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内的8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细汇报。
A、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
B、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
D、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56.6平方公里
8、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9、古诗词积累(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连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4)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6)杜甫在《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7)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10、口语交际(3分)
尽管中国人民崇尚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战火尘埃未定,叙利亚又狼烟四起,中国南海暗流涌动、钓鱼岛剑拔弩张……世界何时铸造剑为犁?假如你当选下届联合国秘书长,你将采取哪些施政来维护世界和平?(至少3条不超过3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语文综合运用。(3分)
今年9月7日,我省昭通市彝良县先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抗震抢险期间当地学校全部停课,9月25日学校陆续复课。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继续上课。10月4日上午8时10分左右,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小学发生山体滑坡,共造成19人遇难,其中18人是刚转移到此地复课不久的小学生,他们躲过了地震,却没能躲过山体滑坡。噩耗传来,举国同悲!温总理再度亲赴灾区指导救援工作和善后事宜。“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全国各地自发掀起了赈灾捐款活动,想必你也参与其中,请你结合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学校或班级拟写一条献爱心的宣传标语。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完成12-15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写出出自这篇文章的两个成语。(2分)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15、南阳刘子骥“闻之,欣赏规往”说明了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6-20题(11分)
第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拽,也不那么直僵僵地。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霜,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缀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以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杰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6、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7、文段中反复写老王“直僵僵”的,又说他“面如死灰”,像“僵尸”“骷髅”,这样写表明老王,暗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文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3分)
19、文段中说“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格?(2分)
20、如果遇到老王这样又善又苦的人,你该怎样去做?谈谈你的真实想法。(2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21-24题。(15分)
血色黄昏
(1)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2)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3)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4)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5)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
(6)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7)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哗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8)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9)大胡子少校浑身战(lì)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10)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11)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12)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13)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14)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15)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16)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了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17)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21、根据第(9)段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战(lì)(1分)
22、第(10)段画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1)(2)(2分)
23、请结合文章,分析第(11)段划线处和第(12)段划线处分别突出了小女孩的什么特点?(4分)
第(11)段划线处
第(12)段划线处
24、文中第(9)段和(16)段两次写到“跪”,它们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心理或情感?(4分)
(1)大胡子少校面对饥民面“跪”是
(2)大胡子少校和师长在新坟前“跪”是
25、文章结尾将将军临死时说:“把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的深意,谈谈你的认识。(4分)
四、写作(30分)
步入初中一年有余,同学们体验到了很多好奇、兴奋和满足,或许还感受到了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