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委身的操练(TheDisciplineofCommitment)
你公义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诗一一九)
我们订的日报最近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准备从大厦跳楼自杀的人,手上拿着自杀信,背上却系着降落伞。他的妻子探身窗外对他说:“赖瑞,你就是没办法承诺任何事,对吧?”
虽然漫画有意幽默,却陈述出目前社会的状况。由来已久的承诺美德,一度曾有相当高的评价。然而就像漫画里的赖瑞,现代人不太喜欢委身于任何事。
社会一般对承诺反感,唯一例外是奥林匹克的运动员生活。显然,没有人可以不委身于严格训练,还能符合奥运参赛标准。难怪,当使徒保罗劝勉提摩太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时(提前四7),他用了当代运动员的术语。保罗知道操练敬虔,或追求圣洁,或属灵的追求,都需要相当的委身。我们自己若希望要在追求圣洁上有进步,委身是绝对需要的。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生命在圣洁上有进步,是因为我们大多没看见委身的必要。
把自己献给神罗马书第一章到第十一章,保罗从威严地阐明福音,转而谈到基督徒的实际生活,他要求的第一件事是委身。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
我们看保罗要求委身,可以看到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委身和保罗要求的显然不同。运动员的委身是向他自己或向团队委身。保罗鼓励我们要向神委身。把自己献给神。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
当我们委身追求圣洁时,我们需要确定我们的委身是针对神的,而不是向圣洁的生活方式或是一套道德规范。一般来说我父母那一代的人很诚恳、纯朴、严肃又节俭。他们谨守那些价值观,却未必委身于神,他们多数相当卫道,又是教会人士,不过却没有委身于神。他们委身于他们的道德,而非神。
身为信徒,我们得谨慎,别犯类似的错误。我们可能会委身于一套基督徒的价值观或一套门徒式的生活型态,却没有委身于神自己。但是保罗说,将你们的身体献上,这样竭力追求圣洁为要讨神的喜悦。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感觉舒服,或是为了跟同辈的基督徒打成一片,更不是为了避免犯罪后的羞耻和罪恶感而追求圣洁。我们太过关心罪所带给我们的感觉。恶习,有时称做“不时缠扰的罪”,使我们感到挫败,而我们不喜欢在任何事上挫败,不论是乒乓球赛或是罪的挣扎。
有一次我在退修会上说到穿上基督品格同时寻求摆脱恶习的重要。信息之后,有四、五个人找我帮忙他们应付生活上的某种罪。那很好,也没错,但我却想到:怎么没人求助穿上像基督的美德呢?当我思索这个问题,我发现恶习使我们感到愧疚和挫败,缺乏像基督的美德通常没有类似影响,所以就没什么动机寻求改变。
我们需要确认委身追求圣洁是向神委身,不是向我们的自尊。腓烈德立克·威廉·飞柏(FrederickW.Faber),这位十九世纪的英国作家对这种倾向洞见颇深。同样的,为了说得清楚,我改述如下:
犯罪时,我们更懊恼自己的尊严扫地,过于因为羞辱神而忧伤。我们对自己放肆容易有这恶习而感到惊恐和恼怒……。最先的起因是自爱,就是忍受不了那份失望:看不见自己在受试炼时有任何美丽、高尚和令人钦佩的地方。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六章13节已经呼吁要委身给神。他写道:“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已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保罗在那一节里,把将我们的肢体献给罪做不义的器具,和献给神做义的器具做了很尖锐的对比。但这对立的委身基础是把我们自己——我们全人——献给神。如果我们整个人,包括我们的心思意念没有献给神的话,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眼睛看什么,嘴巴说什么,或手脚做什么事。
罗马书十二章1节里的献字是一个果断的思想,永远的奉献或委身。我们是把自己的身体让神处理,就像以色列人把他的牲畜祭物带到圣殿宰杀并献给神有同样的结局。同时,那是活祭,意味着经常的奉献或持续的牺牲绝不会被忽略或撤回。所以致力求圣洁必须是一个再三确认的决定性委身。
毫无例外那么委身追求圣洁,首先就是献身给神过一个讨神喜悦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委身过顺服的生活。这样的承诺是没有例外,没有想要保留的隐密罪,没有不愿放弃的恶习。我们必须力求不犯罪。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今生就能完美无瑕。因为连我们最好的行为都沾染了罪。但却意味着我们定意绝不蓄意犯罪。我们会在第十一章探讨面临试探时的选择问题,不过现在我们需要知道毫无例外地委身过圣洁生活,需要一直做正确的选择。我们若还没有委身顺服的话,面临试探时祷告求神帮助是毫无用处的。
诗人说:“你公义的典章,我曾起誓遵守,我必按誓而行”(诗一一九)。他觉得他想委身顺服,强烈到发誓遵行神的律法。誓言,就这文意,是郑重地呼求神,见证他诚心想做他说要做的事。那是宣告或应许履行誓言。那是委身的最高境界。诗人不仅发誓而且证明。他要尽可能地坚定委身。
清教徒牧师及作家斯蒂芬·查诺克(StephenChamock)解释这节经文:
“经常更新既定的敬虔决心。没有决心应战的士兵可能一战就败……。我们在恩典上的薄弱,试探的力量,加上属灵仇敌的锲而不舍,全都需要坚定的决心面对。”
我在第八章已经提到约拿单·爱德华滋的七十个决心。其中一个是“决定,我要如此过活,我也盼望到我死时已完成。”爱德华滋不愿他委身追求圣洁有任何差错。他知道健康时忍不住想轻看的罪,死时会引起多大的遗憾。
我们如何回应这样委身的挑战,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决心毫无差错地顺服呢?我相信我们起先都以为不可能完全遵行这样的委身。我们明知无法持守的,我们也不情愿承诺。但是问题还存在,我们愿否以此当作我们人生的目标呢?
还记得定速驾驶式顺服跟赛车式顺服的比喻吗?我们愿意委身于赛车式顺服呢?还是我们只要没有丑闻平凡无咎就好了呢?我们愿意面对生命中“微小”的罪和小到微不足道的罪吗?我们愿意委身毫无保留地顺服吗?我们若要在追求圣洁上有所进展的话,这样的委身是必要的。
你的意向如何?罗威廉(WilliamLaw)在他经典著作《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唤》(ASeriousCalltoaDevoutandHolyLife)写到玷污,或他称之为咒骂的一段话。他说:“一般咒骂的理由是:因为人并不打算要在他们的行动上取悦于神。”今天的我们又如何呢?我们打算在行动上取悦于神吗?那就是保罗劝我们将身体献给神的时候所做的呼吁。
罗威廉继续说:
你若愿意停下来,扪心自问:为什么你不如早期的基督徒圣洁,你的心会告诉你说:既不是因为无知,也不是因为无能,而是单单因为你从未打算彻底去做……。这个教义并没有认定我们不需要属天的恩典,或全靠自己的能力就能使我们完全。只是认定我们这样想:由于行为举止缺乏真心讨神喜悦的意图,我们才落得不平坦的人生。只要藉着恩典的一般媒介,我们应该有能力避免。
我们所有行动中,只有讨神喜悦的意图才是委身圣洁生活的关键。我们若不做此承诺,毫无保留地顺服,我们会发现自己经常破例。我们生活上会有“就这一次”的现象。而事实是“再一次”的思想方式破坏了我们的承诺。每一次我们屈服于诱惑,即使是小得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使下一次更容易得逞。
我们若不次次抗拒的话,罪对我们的影响力会与日倶增。使徒保罗在罗马书六章19节写道:“我因你们肉体的软弱,就照人的常话对你们说:你们从前怎样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仆,以至于不法;现今也要照样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我们将在第十一章详细研讨这节经文,现在注意这句“愈来愈邪恶”(和合本作“以至于不法”)。保罗指的是,每当我们屈服于诱惑的时候,这种犯罪的能力和倾向就更用力拽我们。
不管诱惑我们去犯的罪或大或小,我们要看的原则是——我们愈向诱惑屈服,抗拒罪的承诺就愈软化——每种诱惑都像这样。
就像我们需要刻意委身不犯罪一样,我们也需要委身穿上基督徒的建设性美德。别忘了保罗说的:“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西三12)。我们在第二章看见要寻求的至少有二十七种建设性美德。我们打算怎么做呢?我们若要在基督的品德上像祂,就必须保证自己非穿上祂的美德不可。
光是在所得税上诚实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学习跟那些有需要的人分享。光是对那些得罪我们的人不再苦毒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饶恕,正如神饶恕了我们一样。光是祷告求神赐我们力量对付说变就变的脾气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也求祂帮助我们披上怜悯和爱。
就像我们需要毫无保留地委身对付生活中所有的罪一样,我们需要同样竭力地结出圣灵的果子。而且,罗威廉的说法也很有助益:
同样的,商人有这种打算,他就会成为企业中的圣徒;他每天的生意会是一连串明智合理的行动,在神看来是圣洁的,藉着顺服祂的旨意并讨祂的喜悦做成的。因此,他考虑的不是什么表现、或方式、或努力,会让他比他的兄弟更富有或做得更大,或不再从商去过安逸的生活;而是考虑什么样的表现、什么样的方式、怎样的努力,会使属世的事业更讨神的喜悦,并且使企业生活变得圣洁、忠实和虔诚。这将成为每个商人的性情和精神;他无法不达到这样的敬虔,他只打算凡事都讨神的喜悦,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善幸福的事。
当然,劳威廉就是把“打算”的原则,或像我说的委身,用在他那个时代里,尤其是商人。他指的商人是一人公司;是做鞋的,硝皮匠,裁缝或其他。劳威廉说的是:商人应该委身致力于他的买卖,不是只图赚取最多金钱的方式,而是最能讨神喜悦的途径。
那么,原则是委身致力于我们所该做的每一件事,不是谋求带来最大的利润,或完成我们个人的目标,而是最能讨神喜悦的方式。
这原则适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我们购物采买的方式,我们游戏和运动竞赛的方式,我们装潢房子和整理草坪的方式,甚至我们开车的方式。
夏天,我们住的城市吸引许多游客观光,我习惯驾驶的上班路线,经常挤满观光客。由于对城市不熟悉又不能确定方向,观光客的车速往往比我们“本地人”慢得多了。在那种情况下,我们轻易地以行车方式显出对他们的不耐。有时候,我很快“闪过”某个人进办公区,之后,我发现自己希望那人没注意到我转进基督教机构的车道。
然而,事实上神知道我是个基督徒,祂也知道我在基督教机构做事。我若怕一个观光客认出开车不耐烦的我是个基督徒而惭愧的话,那么我在神面前该有多羞耻。毕竟,祂才是我委身的对象,是我全部心思、言语和行为要取悦的对象。所以,我们委身追求圣洁必须包括生活的每个层面,也必须包括所做的重大和似是微小的事情。唯有委身才能脱去生命中的老我而穿上新我的品德。
特定的承诺除了全然委身追求生活大小层面的圣洁外,我发现,在特别软弱或容易犯罪的地方做特别承诺也很有益。譬如,倘若我们轻易讲闲话或批评别人,就要承诺停止那个毛病才好。我们会在下两章思考如何进行,不过现在,我要强调:认出我们有哪些易犯的罪,或是我们做的(譬如:讲闲话)或没做的事(如同基督爱教会那样爱我们的妻子,等等)的重要性,然后特别在那些方面做承诺。
我们从约伯和但以理的一生看到两个特定承诺的例子。约伯的承诺是关于色迷迷的眼光,是一般男人的诱惑,也是每天需要提防的。约伯说:
“我与眼睛立约,怎能恋恋瞻望处女呢?”(伯三十一1)
神亲自认定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一8)。然而,约伯却发觉挑出这方面的诱惑做承诺是有益的,一个他形容为“与我的眼睛立约”的承诺。
但以理的承诺是,不吃神为以色列立定的饮食规则里不可吃的食物。但以理和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在一起,而他和其他从皇室和贵族中挑选出来的以色列年轻人,一起在巴比伦王的仆役储备处受训。受训期间,他们吃王所用的膳食。不过,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因为王的膳食里有神禁止犹太人吃的东西。
但以理书一章8节说:“但以理却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监长容他不玷污自己。”但以理做了特别承诺,绝不违反犹太人的饮食法而得罪神。经文所叙述的事件暗示:他很清楚,违反王的命令可能会使他脑袋搬家(见但一10)。如果官员害怕因但以理的膳食丢脑袋,我们可以设想但以理也有丢脑袋的危险。
约伯色迷迷地看女人的诱惑,是他自己心里的邪恶引起的。但以理的诱惑来自他所处的环境或情况。我们在这两种的诱惑里都很危险。有的是还内住在我们心中的罪引起;有的来自于我们居住或工作的环境。
几年前,一位汽车贸易商成了信徒。当时经销商流行把交易回收的旧车里的计程器往回拨。譬如说,一辆车的计程器若显示出四万哩的话,他们可能回拨到三万哩。这个人一成为基督徒,就意识到这事不道德,所以决心要停止。当然,他完全意识到,与那些仍旧回拨计程器的商人相形之下,他这么做对自己很不利。不管怎么说,由于他的生意环境,继续回到缺德惯例一直都会是个诱惑。
一位大公司的经理被定下“谎报”旅游费的罪。但是,他对我说:“问题是,公司里大家都这么做。”他知道压力会很大,因为,他若实报实销他的差旅费,他的同僚相形之下就太难堪了。然而,他定意要诚实。
这里有两个生意人的例子,他们都由于工作环境面对诱惑继续行恶。似乎是当前社会风气之故,几乎每种行业的生意人迟早都要面对道德的诱惑。即使我在基督教机构工作,也有旅行社职员暗示过我如何逃避开票规定免得票价太高。你若还未定意诚实交易的话,他人会使你的诚实受损。
在以西结书十四章14节有一段关于约伯和但以理的见解,既有趣又富激励性。在那节经文,神对先知以西结说到祂的审判会临到悖逆祂的国家。第14节说:“其中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这三人,他们只能因他们的义救自己的性命。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神说祂要是被激怒,虽然有挪亚、但以理、和约伯在其中,祂也不会放过这个国家,不像祂那时对亚伯拉罕说的那样,倘若祂见其中有十个义人,祂就不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那三个人只能靠他们自己的义得救。
神要点出的是即使有三个义人存在,那个国家也逃不了祂的忿怒。神也同时点出祂翻遍人类历史,选出以义闻名的三个人。其中两个,挪亚和约伯,是古人。但以理与以西结是被掳七十年间同时代的人。但其中两个人给我们委身承诺的个案研究。我们要学的是:约伯和但以理,像他们这样的义人,都还需要在一些诱惑上承诺,更何况是我们呢!
我劝你,在你这一章还没读完前,先停下来,看看哪些诱惑是你需要特别承诺不犯的。你所看的东西,需要跟你的眼睛立约吗?或是跟你的嘴立约要说什么?还是与你的心思立约要想什么呢?有什么特别的诱惑,甚至恶习,会在你工作中、学校里出现,或是工作环境上需要委身设防敌挡?把这些承诺写下来给自己看,好天天检讨并为这些事祷告。
或许你婚姻上的某一面,或者你跟孩子、或父母、甚至和朋友、或同事之间的关系,没有结出像仁爱、忍耐或恩慈等圣灵的果子。你是否需要做承诺,靠着圣灵的帮助,你就能向那个人彰显出某种“果子”呢?若是这样,我劝你做承诺吧。事实上,你会发现需要做好些承诺——脱去或避免的罪和穿上基督的品格。你若不在这些事上委身追求圣洁的话,就会发现:面临这些诱惑时,你会心存动摇。
动机和动力我相信这一章对某些人来说有点太严谨,甚至太过律法主义。他们会问:“有谁能这样委身追求圣洁而没有一点‘微小’的罪呢?如果毫无差错的话,哪还有恩典的空间呢?神真的这么严厉吗?”
没错,神的确这么严厉,因为祂的圣洁丝毫不容妥协。祂的目标是把我们调教得像祂的儿子,虽然耶稣像我们一样受到各样的试探,却是完全没有罪的(来四15)。不,我们不能、或说不会守全这些承诺,但守全它们至少该是我们的目标。在战役中,有些士兵总是被击中,但每个人都不想被击中。士兵想缩小攻击目标是笨到极点的事,在罪的战场上也是这么危险。
有地方容纳恩典吗?绝对有;事实上,使徒保罗如此果断委身于神的呼召,就是基于神的怜悯或恩典。(保罗好像交替使用怜悯和恩典而没有准确地厘清个别意义。)让我们再看一下罗马书十二章1节:“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保罗就是看到神的怜悯才激励罗马人和今日的我们献上自己当作活祭,是圣洁的又讨神喜悦的。无疑地,保罗已在前面几章表露出他的心意:我们救恩里神的怜悯。他可能想到神的公义藉着信临到我们,是神的恩典藉着基督耶稣的救赎,使我们白白地称义;或是神为我们的罪把耶稣赐给我们当作挽回祭,把祂的公义和圣洁的怒气挪开。
无疑地,保罗想要再次叙述罗马书四章8节的那句话:
“主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罗四8)
他大概想到因信称义的事实,我们现在可以与神和好,天天在恩典中站在祂面前。他以我们藉着基督的死与祂联合,脱离罪的权势为乐。他以罗马书八章1节的话“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再次狂喜。
他津津乐道未来荣耀的应许,和今生无人能让神在基督里的爱与我们隔绝的确据。他讶异神对外邦人的怜悯和将来怜悯犹太人的应许。简单地说,当保罗写到神的怜悯时,他心里想的全是耶稣基督的福音和它的奇妙。
我们的委身就是基于福音向我们表明的和我们信徒经历的怜悯。这样,如保罗所称的委身,若非基于爱,的确会是拘泥形式和受压迫的承诺。而保罗能鼓动我们爱心的唯一方式是提醒我们:神藉着祂的怜悯和恩典向我们所彰显的爱。保罗要求我们的只是以爱和感恩回应,也就是乐意委身。
约翰·加尔文这样解释罗马书十二章1节:
保罗的要求教导我们:除非人真正领会到他们多么感谢神的怜悯,否则他们不会以诚实敬拜祂,或者大发热心地敬畏并顺服祂……。保罗……不要我们过分恐惧地亲近神,而是要被救恩里甜美的恩典所吸引,主动地喜爱公义。
所以我们又看到恩典与操练的关系。以爱回应神的恩典和怜悯,是保罗所呼吁唯一蒙神悦纳的委身动机。是祂的恩典和怜悯一直提醒我们,才激励我们持续那份委身而不成为压力。所以我们必须天天向自己传福音。
罗马书六章13节更进一步鼓励委身。记住,罗马书六章13节是跟罗马书十二章1节平行的,保罗在这两段经文都呼吁我们献上身体给神,追求圣洁。但是罗马书六章13节是神使我们能执行那份承诺的保证。罗马书六章11节劝我们看自己向罪的权势是死的,而向神激发的大能却是活的。第14节,保罗向我们保证:“罪必不能作你们的主,因你们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换句话说,神不仅要我们委身追求圣洁,还要供应恩典使我们能够执行。我们在第五章看到那句短诗说:
“叫我飞翔,又给我翅膀。”
当然,在这背景下的恩典,指的是神的灵赋予的属天激发力。所以不论把恩典视为我们在罗马书十二章1节所了解的神白白赐下的恩典,还是我们在罗马书六章13节了解的神赋予的属天激发力,恩典都是我们委身追求圣洁的基础。
所以,一种豁出去的、毫无保留的、一点不剩的委身追求圣洁可能耗尽一切,但不会让人感到受压迫,因为是基于恩典之故。然而,要植基于恩典,就必须不断地提到福音。因此,不要光为了体验无亏的良心而天天向自己传福音。为那个缘故你当然得那么做。可是当你这么做,要再次肯定,是以爱和感恩来回应神,委身于祂。并且这么做是倚靠祂的灵,藉着祂的恩典,祂将成全你的委身。
顺带一提,你若还没有这么做,千万别忘记,列出想委身时得面对的特定试探。把这些带到主面前,全面看清神对你的怜悯,委身自己对付生命里这些部分。
特别企划:圣洁系列
约瑟·艾岚《给未曾归正者的警告》全书链接
汤玛士·华森《悔改真义》全书链接
莱尔《与神同行》全书链接
约翰·欧文《试探治死罪》全书链接
巴刻《重寻圣洁》全书链接
蓝嘉德《攻克己身——如何胜过罪》全书链接
希斯·兰伯特《黄色枷锁》全书链接
(本系列未完,书籍陆续推出中,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