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故事这些老照片,是否勾起了你的回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在老家一中学工作的小学同学程老师得知我回来的消息后,要来看望我和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也是我们的班主任,程老师来到我家以后,父亲从书柜里搬出好几本影集。父亲说,影集里有我们于年5月小学毕业时的一张合影照。于是,我和程老师一起陪父亲翻找。

父亲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长期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每一届学生毕业,父亲都会把毕业照保存起来留作纪念。时至今日,好多学生他都能叫出名字来。找了一阵子,父亲找出了我们三个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从父亲手里接过照片的一瞬间,我的眼角一下子湿润起来。

这张老照片是35年前,父亲(后排高个者)、程老师(前排左一)、我(前排左二)、还有其他几位同学在一起的合影。岁月沧桑,35年过去了,这张老照片历经岁月的洗刷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但那份浓浓的师生情和同学情一定会定格到永远。

...................................................................

这张照片拍摄于年,照片正中的那位,就是在国营红山机械厂任宣传干事的我。当时,我刚采访回来,正在写来自生产一线的报道,我们宣传科的赵科长,随手拿起我放在一边的相机,抓拍下了这个镜头时,对我说:“小牛,你每天抓拍的都是一线工人的感人镜头,今天,我要让你这个天天跑遍工厂各个角落的‘牛记者’也露露脸呀!”说得我好一阵激动。

当时,作为工厂里的一名宣传员,让我最激动的时刻,就是在每年年终的总结表彰大会上,闪光灯一闪,当我的镜头聚焦在那些领奖人时,一次又一次点亮了会场里所有职工羡慕的眼睛。不过让我最幸福的是,表彰会一散,那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的领导,和戴着大红花的劳模,都会喊着“牛记者”,追着我给他们留影。先进集体把合影挂在单位办公室的显眼处,劳模把照片装进了镜框里,悬挂在家里的墙上。

这些燃烧在激情岁月的难忘经历,给我留下足以自豪一生的美好回忆。

...................................................................

这张照片拍摄于年9月。照片中的这位姑娘,是一名夏尔巴女孩。

有“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之称的西藏夏尔巴人在我国境内有千多人,分居在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樟木沟和陈塘沟。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据说是从东方来到喜马拉雅定居的,“夏尔巴”就是东方人的意思。

夏尔巴人吃苦耐劳,生活习俗和藏族迥异,衣饰和内地人有点近似。夏尔巴人很会做生意,樟木口岸开放后,有不少夏尔巴人在公路边开起了商店,逐渐致富,有些在拉萨工作的年轻人也辞职加入了经商的队伍。

夏尔巴人善交际,就拿照片上这个女孩来说吧,她大大方方的,我们说给她照相,她把衣服往肩上一搭,就让我们照,镜头对准她,我按下相机快门,拍下了这张照片。

...................................................................

这张照片是在新疆天山照的,我已珍藏了41年了。年,我所在的部队到新疆执行任务,当时我是部队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新疆的盛夏,烈日炎炎、暑气逼人,而天山仍然白雪皑皑、寒冷透骨。年夏的一个周日,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路训良(左二)带领干部科副科长张汝年(右二)、宣传科干事刘培仁(右一)和我(左一)到天山摘采雪莲,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入伍到了西北边陲,这里的环境气候极度恶劣,经济匮乏,文化生活单一,一同来的战友都被父母调到了机关或者条件好的部队里去了。父亲明白我的心情,来信告诉我,年轻人要学会在艰苦的条件下锻炼自己。他说,其他的战友也是父母生父母养的,人家能坚持,你为什么就不能。每周一封父母的家书,内容就是鼓励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督促我利用大好时光多看书。

离开部队时,难舍难分的战友情让大家抱头痛哭,依依不舍的情景历历在目。军人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财富,我要感谢父母的严厉,更感谢那一封封饱含温情的家书,伴我在部队里快乐地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在那个年代,传递温暖和感情的只有书信,信的字里行间透着父母的一片温情,蕴含着为人处事的谆谆教诲,父母对儿女的那份牵挂和想念之情,远在千里如在眼前,伴我成长,润泽心田,陪我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

照片上的姑娘是我30年多前的笔友小代,在那个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我们鸿雁传书,谈理想,谈未来,共同探讨人生真谛,真诚地维护那份纯真的友情。

我和小代是未曾谋面的朋友,我们是通过收音机而相识的,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听广播,写诗歌,交文友,书信往来,成为彼此信任、关心的笔友。我们对生活充满自信,相互为对方加油鼓劲,在电台点歌祝福。特别是那年在生日的时候,收听到了她为我点播的歌曲《大哥你好吗》,伴着悠扬的旋律,听着她的真情告白,感到自己无比的幸福。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失去了联系。

这张照片是她18周岁生日时照的,照片洗出后就寄给了我,她来信要我的近照,因为暂时没有,我答应照了以后一定寄给她,可后来一直未能践行诺言,对此事我一直记在心里。如果可能的话,我会真诚的去弥补,更希望能够和小代相见,共叙别后心情。

时光匆匆,不知你现在生活的怎样。最后,让遥远的我用我们那时最熟悉的一首歌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综合)









































哈市白癜风医院
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mj/11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