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特色美食引爆你的胃

美食推荐

烧麦

呼和浩特的烧麦有“塞外狗不理”美誉之称,又称稍美,是当地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美食。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稍美就已经名扬京城了。连北京前门一带的烧麦馆门前都往往悬挂标有“归化城烧麦”字样的标幅。所以外地游客来到这里一定要品尝一下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薄、肉馅肥瘦适中的烧麦才算不虚此行!

推荐餐厅:麦香村、老绥远烧麦

烤全羊

烤全羊蒙语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也是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处理后,加入佐料整体烤制而成。烤完后,羊形完整,跪置方木盘内,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推荐餐厅: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巴彦德乐海、蒙古大营、巴音浩日娲等

手把肉

手把肉是蒙古族人民经常吃的一种食品,也是红食中的一种,蒙古族人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带骨的牛羊肉放入少许食盐煮熟食用,保留了肉质的原汁原味,易于消化,是牧民们招待客人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菜肴。

推荐餐厅: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巴彦德乐海、蒙古大营、巴音浩日娲等

草原奶茶

草原奶茶可谓是所有奶茶的鼻祖,用砖茶混合鲜奶加盐熬制而成。特别适合北方草原寒冷气候下饮用驱寒。草原奶茶风味独特,奶香浓郁,益于健康。喝奶茶时还讲究搭配些奶制小点心一起吃,风味更佳令人难忘。

推荐餐厅: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巴彦德乐海、蒙古大营、巴音浩日娲等

莜面

莜麦磨成的面粉,在内蒙古地区也是莜麦面食品的统称。早在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一带就有农民种植莜麦。莜麦不仅含有多种人体需的营养元素,还可以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民间的吃法颇多,有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搅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

推荐餐厅:半亩地莜面大王、西贝西北菜

羊背子

羊背子是蒙古族人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宴席上才能见到。所谓羊背子,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铜盘先摆四肢、羊背颈、羊头放在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上桌。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拉下一条,而后就可各取所需食用了。

炸羊尾

羊尾片成薄片,将白糖、京糕、麻仁掺面粉拌匀成馅,包裹上羊尾片,后裹上蛋浆放入油锅里炸制而成,吃时再撒上白糖,色泽黄色,风味绝佳。

铁锅焖面

焖面是传统面食(汤面)的革新性产品,最具特色的加工工艺就是焖,焖出来的面口感更好,更营养。焖面的主料是面、豆角和肉,其它随自己喜好而加。

推荐餐厅:铁锅一居

羊杂汤

烩羊杂,又叫羊杂碎、羊下水,是内蒙地区常见的传统风味汤类小吃。呼和浩特的羊杂碎从用料、制作和食用搭配上都有严格的标准。吃起来肥而不腻,多味合一,营养丰富。青城百姓一年四季的早餐中,总少不了羊杂碎的身影,搭配焙子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

推荐餐厅:贝尔杂碎馆、格日勒阿妈奶茶馆

焙子

当地特有的小吃,与新疆的馍相似,均采用烘烤制成,比烧饼大而厚,是呼市人早点常吃的主流食品。主要有白焙子、咸焙子、甜焙子等。形状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和牛舌形的。外干脆酥软,有浓浓的小麦面香味儿。

蒙古馅饼

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在呼市很多蒙餐馆都能吃到。最初的蒙古馅饼多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为皮,牛羊肉为馅,用干烙水煎的方法制成,皮薄透亮,金黄油亮,鲜香可口。

推荐餐厅:格日勒阿妈奶茶馆、巴彦德乐海、蒙古大营、巴音浩日娲等

奶皮子

蒙语为“乌日沫”,属奶食中的精品,味道纯香、营养丰富。把鲜牛奶倒入锅中微火慢熬,待其表面凝结一层腊状脂肪,用筷子挑起挂在通风处晾干,即为奶皮子。制法与制作腐竹相似。

炒米

蒙语称“胡日森布达”,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将糜子筛选后,放入大锅中,加适量的开水,用慢火焖至基本熟后出锅,后经炒锅炒熟,再碾去皮,即为炒米。吃起来香脆味美,可口耐饥,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美食之一。

奶豆腐

蒙古语称“胡乳达”,是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味道或酸或甜,乳香浓郁。常泡在奶茶中食用。

成吉思汗铁板烧

相传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喜爱的烤肉形式,选料以羊肉为佳,其次可用牛、猪、鸡、鱼、虾等,切成适度薄片调制后在铁板上烤熟,蘸着芝麻酱、辣椒、芥菜、葱、蒜泥、卤虾油等调配食用。肉味鲜香可口,别具一格。

土默特酸饭

流行于土默特川东南部,是用发酵的酸米做的焖饭、稠粥、稀粥。熬煮时加入山药蛋、倭瓜、西葫芦等,做饭时还可加入牛奶,风味非常独特。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mj/10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