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个常量1.水的密度:1.0×Kg/m3=1g/cm3。2.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几百千克(相当于几个成人的质量)3.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时的压强约为1Pa(撕去一角还是1Pa)物理课本平放在桌面时的压强约为34Pa(64页,34张)4.人站在地面时压强为1.5×帕,走路时的压强为3×帕,躺着对地面的压强大约只有帕。5.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帕,相当于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能支撑10.31米高的水柱。6.节能灯的电流约为0.05安,电灯、日光灯、手电筒的电流约为0.2安(毫安),电视机约为0.5安,冰箱(洗衣机)约为1安,电吹风约为2.5安,电饭煲(微波炉)约为3~5安,电热水壶约6安,空调的电流约为10安(较大),家用电器中产生大量热的都达到几安,电子产品约为2微安(很小),一些家用电器的电阻或电功率可以通过R=U/I或P=UI计算而得到,记住一些常用电器的电流是关键。7.一节新的干电池电压为1.5伏,中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伏,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24伏。8.电功率:手电筒1W,电灯40W,空调0W等。9.电阻:小电珠10欧,人1万欧等。二、规律、结论1.物质的特性(密度):初步结论:1)分析……得: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分析……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1)分析…或…或…得: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2)分析…和…和…得: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注:密度的大小只与自身材料、温度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均无关。2.压力作用效果初步结论:1)分析……得: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2)分析……得: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1)分析…或…或…得: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分析…和…和…得:当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3.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初步结论:1)分析……得:当柱状物体密度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2)分析……得:当柱状物体高度相同时,密度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不同。(若有表格数据时,应写柱状物体高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1)分析…或…或…得:柱状物体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压力作用效果相同。2)分析…和…和…得:柱状物体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注: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只与柱状物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其底面积、重力等均无关;结论表达时,必须写柱状体的…(特殊形状)若题中研究柱状体对地的压强(不是压力作用效果),则结论相应改成压强,且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大小,只有显著或不显著。4.液体内部压强初步结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且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3)分析……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4)分析……得: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若有表格数据时,应写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5)分析……得: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液体内部的压强不同。(若有表格数据时,应写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1)分析…或…或…得:液体密度与深度的乘积相同,液体内部的压强相同。2)分析…和…和…得:液体密度与深度的乘积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5.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各液面总保持相平。(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连通器有同学写成“联”通器)。6.大气压的特点: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还受天气影响。(例如:湿度大,气压低;温度高,气压低;晴天气压比阴天高等。)7.浮力(压力差)初步结论:1)分析……得: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若有表格数据时,应写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2)分析……得: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若已知液体密度,应写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3)分析……得: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或写成: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4)分析……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1)分析…或…或…得: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乘积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2)分析…和…和…得: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乘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8.导体的某种物理性质(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初步结论:⑴分析……,得: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⑵分析……,得:导体两端电压相同时,不同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同。(有表格数据应写:当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且成反比)。综合分析比较:1)分析……或……或……,得:同一导体,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比值相同(经计算得后几列:同一导体,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通过导体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相同)。2)分析……和……和……,得: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比值不同(经计算得后几列:不同导体,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通过导体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同)。注:只能写同一导体,不能写同种导体。若有电阻值大小,且有倍数关系,写成正比。9.在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的关系时,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1)导体横截面积、材料种类相同时,导体长度越长,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2)导体长度、材料种类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小,电阻越小。3)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材料不同,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电阻不同。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10.电阻定律:在温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可以用表示。其中ρ表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注意,不是导体材料的密度)。其中ρ越小,表明导体村料的导电性能越好。在国际单位制中,某种材料制成的长度为1米,横截面积为1米2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l表示导体的长度,单位米;S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米2。)
初步结论:
1)导体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看题意,有时表达为电阻越大)
2)导体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看题意,有时表达为电阻越小)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
1)导体的材料相同,且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比值相同,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看题意,有时表达为电阻相同)
2)导体的材料相同,且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比值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看题意,有时表达为电阻越大)滑动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例如: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欧2安”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50欧,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安。11.小灯的发光程度(亮、正常或暗)由小灯的实际功率决定。小灯若标有“伏40瓦”字样,表明该小灯的额定电压为伏,额定电功率为40瓦。可以通过公式:I=P额/U额计算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也可通过公式R=U额2/P额计算小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当小灯正常发光时,两端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小灯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通过小灯的电流等于额定电流。若小灯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小灯的发光程度比正常发光程度暗些;若实际功率略大于额定功率,则反之;若实际功率远大于额定功率,则小灯有可能被烧毁。初步结论:1)小灯的电压相同时,电流越大,小灯越亮。2)小灯的电流相同时,电压越大,小灯越亮。进一步综合比较:1)小灯的电压与电流乘积相同,小灯亮度相同。2)小灯的电压与电流乘积越大,小灯越亮。三、计算公式1.求密度:ρ=m/v,求体积:V=m/ρ,求质量:m=ρV。2.压强:P=F/S=G/S柱状体压强:P=F/S=ρgh3.液体内部压强:P=ρ液gh4.浮力:①称重法:F浮=G―F拉G表示物体在空气中所测得重力,单位牛;F拉表示物体浸入液体后弹簧秤的示数。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③F浮=ρ液gV排(决定浮力大小的公式)④压力差法:F浮=ΔF=F向上―F向下其中F向上表示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单位牛;F向下表示物体上表面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单位牛。)漂浮时,F浮=F向上⑤二力平衡:F浮=G物(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⑥ΔF液=ΔG排=ΔF浮。(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无液体溢出)5.电路:I=U/R;U=IR;R=U/I。I=Q/t;Q=It。W=UIt;W=UQ(U=W/Q)=I2Rt=U2t/R;W=Pt(求电能表示数千瓦时);P=W/t=UI=I2R=U2/R。6.串联电路:I=I1=I2;U=U1+U2R=R1+R2U1:U2:U总=R1:R2:R总(正比)总电阻比任一分电阻大(串联一个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且随分电阻的增大而增大。7.并联电路:U=U1=U2;I=I1+I2;1/R=1/R1+1/R2,R=(R1*R2)/(R1+R2)总电阻比任一分电阻小(并联一个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且随分电阻的增大而增大。(I1:I2=R2:R1)(反比)(I1:I总=R总:R1)(反比)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来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