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质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是由优秀的中学生参加的旨在发掘创新型人才的一项全方位、多角度考核中学生能力的活动,因其立意高、角度广、形式新、信度好而逐渐成为中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及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平台。
2考试要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对中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国家教育部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作为数学学科试题的命题范围。
数学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与创新”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数学能力要求
1思维能力:
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像、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
2运算能力:
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以及实施运算和计算的技能。
3空间想像能力:
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空间想像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像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像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像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4实践能力:
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式;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和说明。
实践能力是将客观事物数学化的能力。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想数学模式,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5创新意识:
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3内容提要
注:考试内容从我国目前初、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不拘泥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考试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能比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和扩展。
七年级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意义、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有理数的乘方、整式的概念及应用、整式的加减、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图形的识别、直线、射线、线段、长度的测量、角的概念以及小学学过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九年级高一高二4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高中组全卷满分为分,初中组全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卷由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高于中高考,低于奥林匹克竞赛。
承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高中数理化》杂志社
内蒙古全国数理化大赛组委会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内蒙古省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