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辛辛板村村委会主任孔怀生介绍

在呼和浩特,这样的现象持续多年,也产生了不少无人监管的“垃圾村”

“这个幼儿园环境确实不好,靠着垃圾河,家长们都很担心孩子的健康”王女士是名外来打工族,就住在村里,孩子在这所幼儿园上小班“可我们也很无奈,这个幼儿园离家近、收费低,我们上不起公办幼儿园,只能选择这里”

一直以来,城中村都是城市中的“夹缝地”,发展速度远远滞后于周边因其土地权益、居住人群的特殊性和改造的复杂性,成为市政管理中的难题一旦处于市政规划的盲区,就会出现人口混杂、居住环境差、治安管理混乱等局面

东源村的孙书记道出了原委:“原先有个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城中村改造征地的名义,同玉泉区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拆到一半后,这家公司资金遇到缺口,呼和浩特市杀人新闻无法继续拆迁,这件事就一直搁置了3年,到现在也没人过问”

附近有村民反映说:“ 2010年上半年,这片老房子就已经拆成了现在的样子,直到现在,3年了没人管,也没有人清理建筑垃圾”

配套设施跟不上

东源村的遗留危房区域,不少村民仍居住在此祁 昕摄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中村是无证幼儿园较为集中的地方,目前,呼市对这方面的监管确实存在一些漏洞

“由于城中村不属于市政管理范围,政府也难以照顾到他们”呼和浩特市城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表示,“城中村的果皮箱、垃圾桶等硬件设施投放不足,导致居民找不到垃圾桶,就随手扔垃圾”

2012年6月,呼和浩特市向国家申报卫生城市称号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十大类66条考核项目,呼和浩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市还有23条考核条目整体或部分存在差距,主要集中在市容环境卫生、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卫生治理等方面而城中村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问题比较集中,一些地区甚至成为环境卫生管理的盲区

建在辛辛板村“垃圾河”上的无证幼儿园祁 昕摄

无证经营不在监管之列

玉泉区辛辛板村常住居民有上万人,垃圾“围城”的现象已持续十余年进村必须穿过一条狭窄、坎坷的土路有村民说,晴天时,土路就是垃圾夹杂着尘土的“扬沙路”,虽然坑洼难走,但还能勉强通行;如果赶上雨天,大量垃圾冲到路上,烂泥与腐臭的垃圾混杂在一起,根本无法通行

无证幼儿园与垃圾“为伍”的情况并不只在辛辛板村存在在东源村的“幸福双语幼儿园”内,十几个孩子正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操中山市卫生局场上做游戏,离孩子们几步之遥,是一堆由塑料袋、食品包装、果皮、烂菜叶子等废弃物堆积而成的垃圾,其中还夹杂了一些蜂窝煤

建筑垃圾挡门只得绕行

——编 者

拆迁搁置无人过问

建筑垃圾遗留区的巷口,花花绿绿的胶袋、白色塑料饭盒、剩饭菜、废纸已经堆到1/3电线杆的高度路边、巷口、居民门前,建筑垃圾混杂着生活垃圾,村民只得每天绕行

东源村村民孔大爷指着停滞3年的拆迁地唏嘘不已祁 昕摄

在辛辛板村,“垃圾河”是很多村民出行的必经之地祁 昕摄

同为“城中村”的玉泉区东源村也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而这里的垃圾不仅来自于生活垃圾,更多的来源于建筑垃圾

幼儿园挨着垃圾河

从2011年起,呼和浩特市开始对老旧棚户区及城中村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呼和浩特市最新新闻辛辛板村和东源村位列其中近日,记者前往这两个城中村探访,发现改造效果收效甚微固然,城中村改造牵涉面广、利益难平衡、改造难度大是事实,但事关民生大计,政府必须担起应有的责任,避免出现职能缺位对政府执政能力来说,这既是严峻的考验,也是提升的机会

拆迁遗留危房区域内,仍然住着不少居民村民孔大爷说:“四周盖起了高楼,现在这片儿主要住的是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许多房子已经成了危房,我们总担心刮风下雨房子倒塌”

在村子的另一个巷口,有一堵一米多高的半圆形围墙,算是简易“垃圾桶”,里面装满了碎布条、烂菜叶等各种废弃物,超出围墙半米高的垃圾已经溢出到路面上

显然,这样的园区环境与《呼和浩特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呼和浩特市装修设计施细则》中规定的“幼儿园卫生合格标准”相去甚远

据辛辛板村村委会主任孔怀生介绍,辛辛板辖区面积460多亩,其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百米拥有1个垃圾桶的城区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整个辛辛板都没有一个垃圾压缩站点”,孔怀生坦言

呼和浩特市对城市老旧棚户区及城中村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始于2011年,此后力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大2012年,该市计划完成8个城中村的全部动迁工作然而,近日记者探访部分城中村发现,村内“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改造工作未见明显进展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没有登记注册的民办幼儿园有200多所在一些城郊结合部,此类幼儿园更多,它们脱离了消防、卫生、教育等多个部门的监管,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在“垃圾村”,不仅居民生活受到垃圾的困扰,呼和浩特市二中就连小孩上学也成了难题沿着辛辛板村的“垃圾河”一直走,记者看到一家民办幼儿园进出幼儿园,孩子们需要穿过一座用石板搭成的简易小桥,小桥下面是常年漂浮着塑料袋、废菜叶的发黑污水穿过小桥,一条未经硬化的道路因为过往汽车频繁而经常尘土飞扬记者了解到,幼儿园目前正在招生,但没有正规的注册登记手续

日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会上提出要抓住城中村改造难点,加快拆迁改造进度,确保3年内完成全部拆迁改造任务会后,呼和浩特为数不少的“垃圾村”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一条长约5公里的污水河穿过该村,居住在河道两侧的居民有2414户由于垃圾常年清理不彻底,河道两边形成独特的垃圾“瀑布”老住户吕大爷向记者抱怨:“内蒙呼和浩特市天气气温越来越高,这条垃圾河也会越来越臭从2005年搬到这儿,我和老伴一年里有一半时间要忍受臭味!”

河道两侧垃圾成“瀑布”

在东源村五、六支队的交界处,有一片占地约380亩的拆迁遗留建筑记者看到,大多数房屋已经拆掉一半,房屋的骨架、破损的墙壁裸露在外面,地面上堆放着拆迁后遗留的沙石、砖块等“无人认领”的建筑垃圾由于长期没人清理,这里已经被附近居民当成了村里的“垃圾场”,随意倾倒的生活垃圾已经堆到马路上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ly/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