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呼和浩特又上央视新闻啦,这次是因为

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从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身边小事做起,打造出了吃、住、行的“民生通道”,老百姓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获得感明显提升……

来源:央视网

相关链接

呼和浩特建成立体交通网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呼和浩特新闻网12月5日讯(记者张文娟)12月4日,“呼和浩特改革开放40年系列发布”——城市建设管理新闻发布会召开。改革开放40年来,呼和浩特市民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均取得重大突破,首府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新机场规划建设提升民航事业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始建于年,年旅客吞吐量仅有1.6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吨,通达城市只有北京和锡林浩特两个。经过40年的发展,年底,白塔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万,成为全国第32家“千万级”机场。全年通航城市达到86个,开通航线条,其中国内航线条、国外及地区航线9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了倍和倍。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白塔机场的条件及运能已不能满足呼和浩特市航空运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年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迁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新机场于年10月获得中国民航局选址意见的批准;年7月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立项批复。

▲呼和浩特新机场效果图(以实际为准)

呼和浩特新机场定位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一类航空口岸、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国内重要的区域枢纽机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新机场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可达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可达32万吨、飞机起降24.6万架次设计。目前,机场迁建的各项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力争年开工建设。

高铁建设拉近草原与其他地域距离

改革开放初期,呼和浩特市铁路营业线只有1条京包铁路,客运量万人次、货运量约82万吨,通行能力仅99公里。年底,呼和浩特市铁路货运量达.8万吨,客运量达.8万人次,通行能力达到.8公里,营业线增加到5条。

为不断增强铁路运输能力,呼和浩特市积极加大快速、高速铁路建设。年8月,京包客专呼和浩特一集宁段售票通车,实现了自治区首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的目标。年12月,呼准鄂铁路全线通车。年底京包客专集宁一张家口段与京张客专将同步开通,届时、京包客专全线贯通,呼和浩特市进北京时间可以控制在3小时以内。

▲网络配图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西部城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规划建设呼和浩特高铁西站,规划建设呼朔太高铁、推进呼和浩特尽早进入全国高铁网。

轨道交通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首府地铁梦照进现实。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于年正式批准,线网规划由5条线构成,总规模.9公里。首轮轨道交通建设规于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第39个获批的轨道交通城市。

呼和浩特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分别于年4月和8月先后开工建设。目前建设顺利推进,1号线一期工程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总量的99%,盾构区间全线洞通;2号线一期工程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总量的87%,盾构区间完成总量的59%。1号线一期工程将于年年底通车试运营,2号线一期工程年6月通车试运营。

▲网络配图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充分考虑西部城区、和林格尔新区和新机场规划建设等情况,科学合理推动第二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审工作,优化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早日为首府市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轨道交通服务,不断提升首府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张文娟)、央视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ly/16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