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土旗蒙古族春节习俗
土默特地区蒙古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回、汉等民族有很大的区别,在各种时节进行的祭祀和娱乐活动也完全不同。腊月初,全家人就开始准备春节吃的各种食物——牛羊肉、“羊背子”、奶制品、油炸的各种茶食(如馓子、油蛋子等)、细粮、炒米、年糕、馒头等食品。同时,家家户户准备换新衣,每人都要有一套行礼的长袍蒙装。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时,蒙民用黄油奶饼代替糖果供在灶君之前,名曰:“献灶”。他们还用黄油抹在大灶里,用蒙语唱类似汉族所说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词句。各家平时交往中互借的东西,在此之前必须还清。过了大年初二、初三后,才可以交往互借。农历腊月三十的晚饭前,人们都要穿戴新衣准备安神。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家中团聚。年节盛餐一般都安排在年三十晚上。安神后,家人围坐炕桌旁,白面烙成一张大饼,但每人只许吃一口,名曰:“新年饼”。他们以此祝福全家永无离别之苦,永久团圆地过着快乐的生活。吃过新年饼后就开始吃年餐——水饺或“手抓羊”。桌上点燃两支红蜡,摆满肉食、奶酪、鲜茶等,桌上还放着一张大红纸,上面用蒙文写着祝福的吉庆之语。家人中有的弹三弦.有的拉四胡,有的唱歌跳舞,通霄达旦。接神前,每家都在院中垒一堆旺火,旁置柏叶一堆。半夜接神点火后,旺火旁放一炕桌,上置供品、香纸、食物等,另准备清茶一壶、木碗一个。这家的主人(须男性)跪在桌前,其他家人环跪旺火周围。主人上香敬表后,口中念着美好的祝词,将备好的食物,捏一些于木碗中,再冲少许清茶,向四面八方的“神灵”泼撒叩头,其他人也跟着叩拜。最后就着旺火点燃黄表纸三张,再领着大家入室,向神龛奠酒,行三跪九叩礼后,就算接回财神了。这时室外鞭炮齐鸣,旺火加添柏叶,满院芳昏。接神前后有三忌:忌说不吉利的怪话;忌泼污水在地;忌扫院、扫地。年节期间严防家人打破东西,以表示敬重神灵,赐福全家人一年顺利。接神后,家人互问安好,长者正坐炕中,晚辈依次向长者献哈达、请安、磕头。然后,长者给晚辈、孩童们发些“压岁钱”,愿他们增福长寿。初一清晨是不吃水饺饭菜的,一般都是喝奶茶、吃茶食,中午才摆蒙餐饭菜。年节期间,亲友们都要互相登门拜年。老人们相见要互换鼻烟壶、问安,年青人给长者递哈达,磕头行礼。到亲友家拜年不能吃饭,只能喝些砖茶,抽些叶子烟。要是能包一小包茶叶带回家,那就最好了,意思是“带喜回家”。蒙古族认为茶叶是一种上等物品,视其为极珍贵、极有价值的饮料。
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