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不是斑,治疗不及时将导致失明

导语 黄斑病变作为高发眼疾,是现代社会致盲的病因之一,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上此病,中老年人居多,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全球约有万黄斑病变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黄斑病变致盲。黄斑病变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损害视野。今天福眼君就带你揭开黄斑病变的秘密。

01

什么是黄斑?

  黄斑并不是“斑”,而是人眼的生理结构。黄斑位于视网膜的中央,是视网膜中央视觉细胞最集中、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能够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

  因富含叶黄素,比较周围组织看起来色泽偏黄,所以称之为黄斑。黄斑中央的凹陷称为中央凹,是视力较为敏锐的地方,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就分布于该区域。若黄斑发生异常,就会出现中心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等症状,黄斑的任何病变,如水肿、出血,都会影响成像。

02

黄斑病变和黄斑变性的区别?

  黄斑病变和黄斑变性并不是一回事儿。黄斑病变是眼科常见可致盲的疾病之一,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导致视网膜黄斑区发生病理改变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导致的黄斑病变、遗传因素导致的黄斑病变等。由此可见,黄斑变性只是黄斑病变的一种。

  黄斑病变的病因很多,不同类型黄斑病变发病特征、好发人群不同: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于20~45岁的青壮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多为50岁以上,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然而却与种族有关,一般认为白人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色人种。

  黄斑囊样水肿(CME):多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慢性葡萄膜炎、眼外伤以及眼内手术(如白内障术后)患者。

  近视性黄斑变性:多发于高度近视者。高度近视的人容易出现黄斑变薄、萎缩、裂孔、脱落等病变。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发病年龄多为60~70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发生率增多。

03

引发黄斑病变的因素有哪些?

  年龄:65-75岁发病率15%,75岁以上发病率1/3

  吸烟:吸烟者的发生率高出2-3倍

  肥胖:高胆固醇患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群易并发黄斑病变

  长期饮酒、营养缺乏(如胡萝卜素)也可引发黄斑病变

  种族: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种族

  家族史:亲属应该接受检查

  性别:女性更为多见

  环境:眼睛长期暴露在阳光下

04

老年黄斑变性及如何自查

  老年性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退行性眼底疾病,由其引起的中心视力急剧下降会严重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可导致失明。   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类。干性AMD变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逐渐丧失、缓慢无痛性中心视力下降;而湿性AMD变现为急性视物变形或中心视力丧失,常伴有血管增生,可渗漏出血。与干性AMD相比,湿性AMD所占总体比例较小,但病情更为严重。对于湿性黄斑变性,老年朋友可通过阿姆斯勒(Amsler)表在家进行快速自查。阿姆斯勒(Amsler)表   测试步骤:   1.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cm的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平均(如有老花或近视,需佩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2.用手盖着左眼,右眼凝视方格表中心点   3.当凝视中心点时,方格表中心区出现空缺或曲线,就可能是眼底出现毛病的征兆   4.重复步骤1至2检查左眼   当凝视中心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出现空缺、发暗或直线变曲线,可能是眼底黄斑功能受损,要及时就医。

  黄斑病变是老年人常见的眼底病,但是病情比较隐匿,如果没有做眼底检查,一般发现比较晚。福眼君提醒,如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比如看到“门歪了”、“窗扭了”,不能掉以轻心以为是眼睛老花,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门诊预约

-

医院

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医院。我院整合了厦门眼医院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医院开设有白内障、眼底病、眼外伤、屈光科、小儿斜弱视、青光眼、眼表及角膜、眼眶眼整形等专科,以及临床医技检查、检验、医学验光配镜部等临床辅助科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ms/17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