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的历史及几次建设情况呼和浩特客站

自此,呼和浩特站正式分为东西两场,相距5.4公里

呼和浩特客站站中心位于京包铁路653.6公里处1959年在京包干线659公里处动工修建呼和浩特站西场,于1965年建成开通使用,1966年货场迁至西场东场主要办理客运业务,车站机关也设在这里,故习惯地将呼和浩特站东场称为呼和浩特客站

屋盖部分为大型钢结构,为球形曲面穹顶屋盖结构,屋面穹顶为直径81米的半球形,重量达1400吨,站台雨棚位于主站房两侧呈对称布置,每侧站台雨棚的平面尺寸为128.0×241.18m屋面采用三角形弓形单元重复组合,室内圆形穹体将进站大厅与候车厅空间融为一体,形成通透、优美宏大的整体空间

火车东站的造型及功能

车站进出站大厅分层设置,均位于站房中部,形成上进下出客流组织模式,与各类停车场机站台均保持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便捷的步行距离,高效集散,快速疏解普通旅客可乘车经高架车道到达站台层宽阔的进站平台,或于广场层下车后由室外楼扶梯上至进站平台,经进站大厅分别进入同层基本站台或上层高架候车厅,基本站台候车厅与基本站台平层衔接跨线旅客由对应候车位置的楼扶梯下至各站台,两种流线简洁便捷贵宾可通过高架车道到达贵宾候车室或直接进入基本站台,另设置备用扶梯联系基本站台和高架候车厅,便于突发性候车情况

前天,记者在呼和浩特东站项目副总指挥郁亮的陪同下,来到位于距离呼和浩特火车站8.7公里处南店站的新站建设现场只见1600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在工程一线,巨大的钢结构顶架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看上去非常宏伟,造型独特,中部隆起,呼和浩特市两翼舒阔,恰似翱翔的雄鹰,简洁明快,流畅舒展,象征蒙古族文化中勇敢、自由和强健的美好寓意这个投资10.2亿元的工程投入使用后站房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最高聚集人数可达6000人将形成新的交通中心、景观中心、城市新区的发展核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发挥整合城市空间的作用

新建火车东站具有重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以迅猛的步伐跨入了快车道,呈现出一派快节奏、高效益的腾飞态势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对全区乃至华北地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于1969年改建的客站站房已明显狭小,功能不全,愈来愈难以适应全区工农牧副业、多种经营等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的形势,愈来愈无法满足各族广大群众对铁路交通运输的需求1993年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原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最后选定设计方案、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题写新客站站名,工程奠基破土动工1995年10月18日,新站落成开通运营雄伟壮观的呼和浩特新站傲然屹立在祖国北疆,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这座美丽的青色城市又增添了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将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建设和运营发展的历史翻到了灿烂辉煌的崭新一页

呼和浩特东客运站外观设计充分体现了内蒙古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色建筑造型立意鲜明而多元,具有宽阔广大的想象空间车站整体造型中部隆起,两翼舒阔,恰似翱翔的雄鹰,简洁明快,流畅舒展,表达出了蒙古族文化中象征勇敢呼和浩特市天气、自由和强健的美好寓意构成造型主体的穹顶源自草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造型-蒙古包,恢宏而简洁的圆顶不仅彰显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也形成效果强烈、激动人心的室内空间,形式与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一气呵成的弧形屋檐,起伏有致,宛如片片白云,点染出茫茫草原白云故乡的动人意境立面采用树形柱体,激发人们对林木茂盛、水草丰美、蓝天白云,牧歌悠扬的草原景色的诗意联想,突出了呼和浩特“青色之城”的含义

新站预计在明年8月份投入使用旧站继续发挥它原有的功能两站的分工是,近期呼和浩特东站主要办理始发终到旅客列车业务,开往兰州、银川、成都等方向的西线列车从东站发车,途经旧站;呼和浩特站主要办理通过旅客列车业务,开往北呼和浩特市今日新闻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方向的东线列车在这里发车,途经东站旅客可选择在任意一站乘列车远期所有始发终到及通过列车均在呼和浩特东站办理业务,呼和浩特旧站逐步弱化为办理客运作业的中间站

站房集中设置在站台及线路上方候车厅空间开敞,利于与预留北站房衔接,并塑造完整建筑体量的优势,流线简明,功能完备

据郁亮副总指挥介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呼和浩特作为首府城市和承东启西,连接京津冀地区和山西、陕西以及蒙古国的塞外重镇,人流物流增长非常迅速,对外交往十分频繁,特别是随着呼市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按最高聚集人数3000人设计的现呼呼和浩特市交通和浩特火车站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和客运的需求新建客运站既能解决呼和浩特站改建困难的问题,缓解呼和浩特车站两端咽喉区的压力,又能与城市布局相适应,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呼和浩特车站交叉干扰等问题,对于进一步发挥铁路快速、便捷、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系,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广场层以出站空间和自由联系通道为主,利用地形高差,两侧设置行包房、设备机房和出租车场;站台层为进站层,标高于站台平齐,设置综合进站大厅,基本站台候车厅、贵宾候车厅及售票厅本层通过汽车坡道和室外楼扶梯与站前广场相连接针对冬季严寒气候,旅客安检口设于室内呼和浩特市二中地址,消除入口拥堵,体现了与人为本大厅与售票厅相连通,强化了大厅功能;三层为高架候车层,设置线上候车空间和多种服务设施,二三层站房两端集中设置各类办公用房

呼和浩特东客运站总体造型构思巧妙,是多种立意完美协调的结果独具特色、新颖流畅的形体,加以轻盈而富有张力的钢结构,使整体形象既充分彰显时代气息,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体现出对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希望

1969年,曾对客站站舍进行过一次改建建成的客站站舍为3520平方米,其中旅客候车室面积仅1296平方米

新站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的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42894平方米,集客运服务、餐饮娱乐、旅客住宿为一体,是当时国内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综合性、多功能服务的大型站房,在同类同级站房中属2014呼和浩特市中考中上等水平(文/刘丽)

新呼和浩特东站简介

新旧两站的分工

呼和浩特客站,即原呼和浩特站,史称绥远站、归绥站等1921年4月,京张铁路展筑至此建站同年5月2日,举行京绥铁路通车典礼,车站正式使用当时该站为客货站,只有3股到发线、4股站线、1股走行线、3股货物线,站舍10数间,面积仅871平方米1954年4月25日,站名改称为呼和浩特站(意为青城车站)一直沿用至今1981年7月13日,呼铁局呼铁人(1981)字第511号文件《关于公布车站等级的通知》确定该站为一等站

火车站的历史及几次建设情况

呼和浩特东站位于呼和浩特市以东,距呼和站8.7km处,为客运站站房工程工程投资10.2亿元,站房主体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站前广场面积10万平方米由呼和浩特市政府负责无偿提供铁路建设用地1500亩,自治区政府出资3亿元用于工呼和浩特市二中程建设包干使用,铁道部负责站场、站房、站前广场绿地和机务、车辆等配套设施建设,承担自治区出资以外的其他全部工程费用,并负责建成后全部资产的经营管理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和中南建筑设计院联合设计,内蒙古沁原-北京塞瑞斯联合监理部监理,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施工总承包,建设周期2年


白癜风的专家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hj/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