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善良!Ta热心!
Ta爱岗敬业!Ta孝老爱亲!
Ta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使我们心生温暖和力量!
近
日,由呼和浩特市文明办组织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评出了年12月“青城好人榜”。他们善良、热心、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大爱,让我们相信美好,心生力量!
回报社会的80后企业家:葛文慧
葛文慧女内蒙古蒙农生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巴蜀板凳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葛文慧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后留学英国继续读书。年中国多地遭遇雪灾,葛文慧在英国的学校发起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筹得善款全部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转交给受灾的同胞。回国后,她注册了“蒙农公司”并于年和内蒙古青基会联合发起“一元爱心公益”项目,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改善教学条件奉献一份力量。年联合武川县供销社共同发起并成立蒙农集“武川GO”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免费为当地老百姓“互联网+”营销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热心公益的志愿者:李俊峰
李俊峰女内蒙古国电电力有限公司会计师
李俊峰是呼市非常有名的义工,网名叫“苹果”,她在业余时间做了很多的公益工作,做志愿者也有六年,在不同的志愿者活动场所进行无私奉献,她是内蒙古义工团队的发起人,也是紫丁香之爱公益的副秘书长,还是内蒙古红十字志愿者直属大队的外联负责人,组织参与了敬老院送温暖、资助贫困学生、担当仁爱妈妈关爱单亲孩子、走进残疾人家庭、组织义务献血和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等活动,带领身边的人捐款捐物,共捐出款项和物资达15万元,自己也捐出各种爱心款项近万元,成为了呼市地区志愿者的标杆。
帮助妇孺的公益王志红
王志红女呼和浩特日报社晚报广告部内勤
王志红在工作中看到很多妇女儿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她就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她们。年参与解救一位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帮助其开始新生活。年通过义卖报纸的方式为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孩募捐了3万多元。年开始利用休息时间接听呼市妇联的维权热线,至今已经有8年时间。在接听热线的同时还接收公益咨询个案,截至目前共做公益个案近小时。年成立了《呼和浩特晚报》支教队,每月一次去农村学校进行支教,已经去了呼市地区15所农村学校。年6月开始在呼市行政拘留所做公益心理咨询,该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填补了我市的空白。
孝亲公益两不误:柳芸芬
柳芸芬女呼和浩特市女义工协会负责人
柳芸芬的母亲在十年前得了突发性脑梗,走不了路。当时的她不仅要照顾母亲和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还要打工挣钱养家。这样的日子没多久,她的父亲也因患病离开了人世。在这期间,曾有志愿者帮助她,她从此结识了志愿者团队,开始做爱心活动,后来还组建了女义工协会,多次奉献爱心,走进敬老院、走进山区、走进自闭症学校、走进戒毒所……柳芸芬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组织各种爱心活动,现在,母亲在她精心照顾下身体好了很多,志愿者活动也做得风声水起。
柔弱肩膀扛起家:杨景艳
杨景艳女摩尔城售货员
杨景艳丈夫的大哥二哥先后病故,弟弟患病住进精神病院,丈夫本人也因脑出血留下半身偏瘫的后遗症,失去了劳动能力。接踵而至的打击使她的公公婆婆身心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杨景艳成为全家唯一的健康人。她没有多想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公婆婆日常生活的重担,她说,“谁都有老的一天,照顾长辈是我应该做的”。每天早晨她做好早饭为老人送去,中午晚上下班回来又赶着做午饭和晚饭。由于两位老人行动不便,她还要为他们洗衣收拾家。丈夫看她每天这么辛苦却帮不上忙,很内疚,她却没有一点儿怨言。
照顾病重岳父十年:刘晋
刘晋男赛罕区先锋路小学教师
刘晋是一名普通小学体育教师,自年到年他的岳父常年卧床,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夜里得有人陪睡,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夜起来二十多次,吃饭必须由家人喂,住院期间必须要家人陪同。妻子因为工作需要,不能陪床,所以他责无旁贷,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他白天上班,医院陪床。后来,因为岳父病情加重,需要他每周末在家时抱着岳父到沙发上坐一小时。不管他的工作压力多大,但是面对亲人刘晋都是尽心尽力、毫无怨言,直至年岳父去世。
后半生致力于通俗宣讲:潘永庆
潘永庆男新华西路街道办事处大庆路社区铸锻支部书记,基层宣讲员
潘永庆是一位基层宣讲员,他热爱党的理论宣讲事业,积极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他的宣讲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他把自己学到的政策知识写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使自己由一个业余宣讲员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职业”宣讲员。他把自己后半生全部精力和热情,用到了通俗宣传工作中。他通过巡回宣讲、上门宣讲的形式,每遇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或重大会议精神出台,他都会主动联系和上门宣传。
让乘客感受如家温暖:刘海燕
刘海燕女第四公共汽车公司驾驶员
在刘海燕参加工作的十四年里,每天坚持提前二十分钟到岗。发车前,认真做好“三检”工作。她特地买了装饰品,把车厢布置得温馨靓丽,让乘客在乘车时感受到家的温暖。她还自备了书报袋和医药箱。她始终坚持微笑服务、口语服务。年,公交四公司成立了刘海燕创新服务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打造了一个优质的团队,带动公交公司的职工做到了遵纪守法、安全驾驶、规范行车、热情周到、文明服务、礼貌待客,保持车容车貌靓丽整洁的优质服务目标。
节假日无休坚守岗位:张春年
张春年男新城区环卫局清扫队队长
张春年自年从部队复员后就开始从事环卫工作,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他多年已经习惯了每天凌晨到岗检查道路普扫,晚上巡查道路保洁,从来都是最后一个离开。不仅如此,他在节假日也不休息、每年的春节期间,在新城区的街道上经常会发现张春年的身影。进入秋冬季时,他经常协助保洁工,把一堆堆树叶及时清扫装走,以保持路段干净整洁。下雪后,他更是彻夜不眠,直到除冰铲雪的清扫机具、融雪剂、相关人员等配置到位,他才在指挥现场附近随便找一个地方打个盹。
给学生母亲般的温暖:杨静
杨静女回民区太平街小学教师
杨静班里有一个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在校外结交了一些行为不良的孩子,染上了一些恶习。杨静如同妈妈一样帮助他关心他。一个谅解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甚至是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一个漂亮的书包……学生的眼神温柔了、可爱了。当这位学生在毕业两年后给她发来教师节的问候信息时,杨静体会到了幸福。那一刻她写下了《爱在路上》,获得科研成果一等奖。《爱护每一颗成长的心》获得全区论文一等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