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共内蒙古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年1月4日至5日在呼和浩特举行。

1月4日至5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袁永红摄

1月4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袁永红摄

出席会议的自治区党委委员75人,候补委员13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旗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对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逐步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重要原则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发展新实践的重要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上来,全面准确把握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内蒙古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抓住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夺取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新胜利。

全会认为,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抓好保障民生和防控风险工作,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全会指出,当前内蒙古发展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和因素,也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迎来自治区成立7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重大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底线,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大力促进“五化协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度扩大总需求,强化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全会强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是无所作为、不敢作为,而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以进促稳,“稳”就是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住增长速度、稳住发展预期、稳住就业、稳住物价,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就是要抢抓机遇,转型升级要进、创新能力要进、改革开放要进、生态文明要进、脱贫攻坚要进、人民生活水平要进,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要正确处理“稳”和“进”的辩证关系,既要立足于稳,更要着眼于进,以扎扎实实的“稳”促进高质量的“进”,以持续不断的“进”维护高水平的“稳”,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子。

全会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必须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紧扣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奋斗目标,切实抓好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努力达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核多中心、一带多轴线的新型城镇体系,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适应发展、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强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协同发展;着力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网络体系;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新跨越、深化改革开放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新转变、民主法治建设新进步、文明和谐水平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新改善。

全会强调,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聚焦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投资,发挥好投资增加需求、改善供给的结构效应;创新服务业发展方式,扩大教育、文化、信息、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规模,挖掘农村牧区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较快增长。要以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建设为牵引,推进呼包鄂和东部盟市两翼联动,促进集约集中集聚发展,形成多点多极支撑,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拓展内需增长空间。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铁路、公路、航空、市政、水利、能源、信息等七大网络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产业集聚,扩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农村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建设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

全会强调,要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区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要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着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要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积极稳妥去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防范风险去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突出重点补短板。要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扩大优质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厚植农牧业发展优势,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全会强调,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石。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布局一批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基地。要下大气力抓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金融、物流、商务会展等产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要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坚持以质量兴业、以品牌兴企,发扬“工匠”精神,抓好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

全会强调,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要全面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突出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区先行先试的3项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构建开放型基础设施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强民生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以超常规的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创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要坚持绿色富区、绿色惠民,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矛盾化解、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管边控边等工作,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全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要健全完善经济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容错纠错机制,切实把好干部用起来,把人心聚起来,把干劲鼓起来,推动形成你追我赶、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克服一切不合时宜、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开动脑筋想,撸起袖子干,看准了的事情义无反顾,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齐心协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进一步转变作风,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办实事、求实效,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落细。

全会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历史重任,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以优异成绩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评论:坚持稳中求进振兴实体经济

昨日闭幕的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认真总结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对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抓好保障民生和防控风险工作,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这些成绩和变化,进一步增强了全区上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迎来自治区成立7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也要看到,我区面临政策机遇叠加、项目支撑有力、市场价格回升、发展态势良好等一系列有利环境,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在稳的前提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所进取。全区上下要把思想、行动和工作重点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上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总目标”“两个屏障”“三条底线”“四个高于”“五化协同”“六大基地”“七网七业七新”作为重点任务,结合各地实际找准工作抓手、工作重点、工作切入点,什么是短板就补什么,什么是优势就发展什么,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抓经济工作要明大势、观大局,但光有大的思路还不行,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干到实处、见到实效。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加“稳”的压舱石、注入“进”的驱动力;着力加强民生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保证。切实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中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方能推动形成你追我赶、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登高望远,“走出去”开阔眼界,开动脑筋想,撸起袖子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落细。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机遇良多,挑战严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历史重任,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以优异成绩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链接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

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云光中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描绘了内蒙古未来5年发展的美好蓝图,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重大举措,是抓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对首府提出的“四个服务”“五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等新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下大气力构建“六个体系”,把呼和浩特打造成为新的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

一是加快构建具有首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业方面,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观光型农业、融合型农业、智慧型农业、旅游型农业,挖掘农业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示范功能等。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扶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由自然人向法人转变。

工业方面,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打造一批千亿、百亿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实施规模企业数量倍增工程,深入开展优强企业、上市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行动,新增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百亿企业。大力推动石化、医药、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做出规模做出成效。将化工企业、生物制药企业、高耗水产业调整布局在托清工业园区。

服务业方面,积极推动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旅游、养老等服务业发展壮大,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大数据发展,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设及下游产业开发应用,打造全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推动串点成链、连线成面,大力发展全时旅游、全域发展、全业旅游。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体系。举全市之力掀起城市建设新热潮,按照板块推进要求,加快形成多极带动的网络城市框架。新区板块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上水平、十年大跨越”要求,紧锣密鼓、加快推进,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龙头、自治区全方位扩大开放的重要门户、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主城区板块,坚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从今年起,通过3年努力,开展“便民、增绿、水清、文明”大行动,改善城市生态、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小城镇板块,按照“小县大城”目标,进一步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首府卫星城。以“有序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和美丽宜居乡村”为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青山板块,按照“先保护、后利用”思路,加快实施“揽山入城”战略,充分挖掘和激活“山”的资源,将大青山前坡地区纳入首府未来主城区范围,更好地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森林公园和休闲花园。

三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梯次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推动浩源碳纤维、金三角塑料光纤、F-12高强有机纤维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下大气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创业社区等多种形式的众创空间,使呼和浩特成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乡。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企业家队伍和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健全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充分发挥好驻呼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沟通配合,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为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是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对接,全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到新三板、四板挂牌融资。大力推广PPP模式,发挥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好政府投融资平台,发挥其在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建立多层次基金体系,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产业互联网﹢基金”直接投资模式。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推广政银保合作融资模式。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五是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四项重大工程计划”,即以交通、水利、信息网络等投放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计划,以农村危房改造、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工程计划,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改造提升计划,以大气、水和土壤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为主要内容的美丽首府建设计划。破除准入限制、项目审批等制度性障碍,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以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新机场为核心,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大力推动呼张高铁、呼准鄂城际快速铁路建成通车,积极配合、加快推进,力争呼市至银川、呼市至太原、呼市至西安、呼市至南宁重点高铁项目尽快开工,推动高铁、市域铁路、地铁“三铁融合”。通过构筑“田”字形城市快速路体系、打通断头路、改扩建旧路等形式,不断完善城市主干网;市区外着力构建放射状与环状相结合的道路主干网。围绕打造半小时经济圈,谋划建设与各旗县相连的轻轨环城网络,切实解决呼市周边缺少便捷交通连接线的问题。

六是加快构建区域联动发展体系。从区域联动讲,进一步加强资源要素整合、产业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对接、生态环境治理、区域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努力在呼包鄂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县域联动讲,土左旗打好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现代物流、全域旅游、区域交通、地域优势6张牌。托县围绕打造工业强县,打造大园区、培育大产业、引进大项目,推动工业发展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和林县紧紧抓住建设和林格尔新区、打造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重大机遇,努力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清水河县、武川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加强生态保护与开发,抓好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从城区联动讲,市4区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功能改善提升,狠抓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休闲、环保、绿色、生态之城,让市民生活的有尊严、有品位、有幸福,让首府更加平安和谐、更加充满活力。

温馨提示









































娌荤櫧鐧滈涓撲笟鍖婚櫌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鐤楁晥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hj/14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