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寒时节你该知道的事儿

01

05

好久不见

不管是什么节气,

我们都得先看看24节气的总图。

你说对吧?

24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科学遗产,是总结人类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智慧结晶。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即将来临的节气就是小寒~

(如果你是小编的老粉,你就会发现些什么,要是你真发现了些什么,悄悄告诉我呀~)

关于小寒

小寒,大概是每年的1月5or7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但此时天气并不完全靠节气掌控,小寒冷不冷,关键还要看冷空气的声势大不大。

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是低于小寒的。

对于我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下面请欣赏部分地区的气温截图。

北京

哈尔滨

呼和浩特

乌鲁木齐

广州番禺

反正,在慢慢变冷就对了......

管你和谁红尘作伴潇潇洒洒,

我只负责教你共享人世繁华。

Howto养生:

1.滋补优先。

小寒时节,人体呈现出“阴盛阳衰”的状况,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达到提高人体耐受寒冷的能力和免疫功能的效果。So,日常饮食中要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比如:

羊肉、狗肉、鸡肉、糯米、韭菜、茴香、香菜、南瓜、大蒜、大枣、栗子、核桃仁、杏仁以及生姜、辣椒、胡椒、葱等。

但要注意

虽强调滋补优先,但对于“常人”来说,千万不要大吃特吃肥腻之物或者为了“补”而“补”,一定要有的放矢。

2.锻炼因人而异。

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切记,锻炼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讲究方式方法。在日常,多散步、跑步、做操等。在天气较暖的时候,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可预防感冒。

3.早睡晚起。

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而晚起,是为了养人体的阴气。每天做到早睡晚起,可以使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滋养肺腑,增强身体素质。

4.补膏方。

膏方,是由药物煎熬而成的黏稠糊状的特殊剂型,冬季服用可驱寒,特别是在小寒时节,冬令驱寒,阳气潜藏,是一年中进补佳时。在严寒冬季,膏方利于制作和保存,使得冬季食膏方进补进一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

但需要注意,服用膏方期间,如遇到伤风、感冒、腹泻、咳嗽加重、痰液增多变黄等症状,必须待治愈后再服用。另外,外服期间,也要忌食虾、蟹、生白萝卜以及生冷食物。

温馨提示

小寒时节,正是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所以,

请注意保养肾。

(为什么我想笑)

几个常见的问题

1.天气这么冷,怎么预防感冒呀?万一真的感冒了怎么办?

预防感冒:(应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为主)

1.清洗鼻子。

每天早晨起床洗脸时,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既刺激了鼻腔,提高了自身抵抗力,又可以清理鼻腔,“打扫卫生”。

2.泡脚。

天冷时,人的四肢末端较冷,每晚用40~50摄氏度的水泡脚15分钟。注意不要一次性倒入太烫的水,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治疗感冒:

1.连续打喷嚏,驱除体内寒气。

2.食用葱白或者生姜发汗,驱除体内寒气。

(具体方法:将一段葱白洗净切碎,沸水冲泡,趁热饮服,汗出即愈。)

若是感冒比较严重,有发热头痛、困乏无力、打喷嚏、流清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可用葱白、生姜各25克,食盐5克,混合捣成糊状,用干净纱布包好,擦胸、后背、脚心、手心及腋窝、肘窝等处,擦完立即卧床,半小时后即可出汗退热。

以上均是不用药的简易方法,

如需用药,请找医生。

2.此时期为风湿病多发时期,有什么可以预防或缓解的方法吗?

当然有,你家小编,无所不能。

1.适当运动。

运动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保持和恢复关节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像体操、走路、打太极拳、跳舞、爬山等等慢运动都很不错,其中走路为最佳运动方式。(长期坚持有好处哦~)

2.食疗,桂枝大米粥。

此粥食疗作用的关键在于桂枝。桂枝,性辛味甘,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赖在经络、肌肉、关节中不走的风寒之邪有很好的驱散作用。与生姜同用,可以温经散寒,缓和风湿病带来的疼痛。

具体做法:

备好桂枝10克,大米克,葱白2根,生姜3片。将桂枝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水煎取汁。把大米放入煎好的桂枝水中熬煮,当粥快熟的时候,把洗好的葱白和姜片放入锅中,再煮开即可。(连续服用3~5次,效果显著哦~)

以上均是不用药的简易方法,

如需用药,请找医生。

3.冬季常常待在暖房里,得了“暖气病”怎么办?

1.早晚通风。(让室内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

2.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通过洒水、放盆水、养绿色植物等方式增加湿度。)

3.谨慎使用加湿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多的湿气会被身体吸收成为内湿,从而形成痰湿,影响脾胃。)

4.多吃润肺的食物。(例如:百合、梨子、蜂蜜等。)

5.多喝热汤。(例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

温馨提示

在寒冷的冬天,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而且白萝卜还有清火降气、消食的功效,非常适合这个时候吃哦!

敲黑板了!

讲重点了!

不!

前面的都是重点!

About节气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腊”的含义有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

三曰,腊者,逐疫,既有驱逐疫鬼之意。

过节当然要吃好的!

腊八节当然要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每一次节气知识的推送的图文资料都特别多,能看到这里的你,真的,很很很优秀!!!

然而写到这里的小编我,也快累死了。

但我还是那句话,

我愿意。

今天不仅是小寒节气,也是腊八节,更是小编本学期最后一门考试的日子!然而,我,还在,努力的,敲键盘......

来不及了!快夸我!!

注意啦:推文图片,文字等相关素材都是小编的日常积累(生活经验,课上学到的,课外阅读,自己拍的图)以及网上查找的图文资料。网上的资料要是会有什么侵权问题的话,不要找我麻烦,纯粹喜欢,无商业利益,么~

感谢阅读的你,我想把我知道的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告诉你。

我是最最最最最可爱的雅丽。

喜欢就帮忙分享嘛,看了就加个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hj/13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