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嘎日玛,女,蒙古族,年7月出生。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中诺尔嘎查人。自出生到成人,她一直在当地苏木生活。她的外祖母和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民间缝纫艺人。幼年时巴拉嘎日玛经常看见她们穿针引线,将一块块不起眼的布料,精心制作出一件件华美的蒙古服饰出来,备受当地人称赞。心灵手巧的巴拉嘎日玛深受长辈们的影响,耳渲目染,对长辈们的妙手生花羡慕不已,暗下功夫偷偷学艺,一件衣服常常做了拆拆了又做,反复琢磨,终成大器。年仅十二岁幼小的她就掌握了制作服饰的基本缝纫技巧,待十八岁时,已经能完整地缝制蒙古族传统服饰,成为一名众人信任的“裁缝小将”了。年,巴拉奇如德苏木召开那达慕大会,巴拉嘎日玛亲手缝制了15套蒙古长袍,在那达慕会场惊艳亮相。年和年,坤都镇和九届人大代表斯日吉嘎瓦召开那达慕,巴拉嘎日玛日夜赶工制作了多件蒙古袍,收到了一致好评。聪慧的巴拉嘎日玛敏锐的意识到民族服饰市场的良好前景和其中蕴含的无限商机,在年10月,巴拉嘎日玛选择离开了巴拉奇如德苏木,搬迁至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立志正式从事制作蒙古族服饰事业,并注册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嘎日玛蒙古服饰有限公司。公司地处天山镇,自年已正式更名为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嘎日玛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公司在商业旺区占地平米,现有固定资产万元,年产值7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51人,其中女职工50人(设计师1人,裁剪师2人,其他刺绣师48人),男职工1人(电工)。主要产品为:制作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服装、舞台服装、婚庆礼仪服装、影视盔甲服装、学校民族服装、儿童服装、蒙古族手工刺绣靴子、蒙古帽子、蒙古头饰、蒙古袍皮腰带、荷包、手工刺绣烟袋等多个款式的蒙古服装和配件。产品款式多样,制作工艺精良,质量可靠。多年来,巴拉嘎日玛和她的公司共计制作了三万多件蒙古族服饰。经她制作的服饰,远销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等多个城市和旗县,产品销售渠道除个人定做外,主要供给内蒙古自治区各城市的博物馆、歌舞剧院、电影厂、民族学校、旅游区、蒙餐厅等部门,用于从事演艺、婚庆活动和蒙族群众的日常穿着等。8年底,为了扩大经营,她在呼和浩特市位于赛罕区乌兰察布路和玉泉区大昭寺阿拉坦汗广场两处开办了自己的两家分店。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民族服饰市场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巴拉嘎日玛公司产品远销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蒙古国。她还为通辽博物馆和内蒙古博物馆制作了蒙古诸部落传统服饰。公司名气响了以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喜欢民族服饰的人慕名而来向巴拉嘎日玛学习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她的徒弟不但遍布本旗,众多邻近旗县和其他省市如通辽和呼伦贝尔市的缝纫爱好者,也多次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对这些喜爱民族服饰的慕名者,她一概热情礼貌相待,毫无保留将传统技艺倾囊相授。
如今,巴拉嘎日玛制作的蒙古族服饰,设计合理、做工精细,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巴拉嘎日玛对新式蒙古族服饰不断推陈更新,每年都推出新的设计款式,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多年来,她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诸多赞誉:9年8月参加“内蒙古首次草原文化节”民族服装展示活动,承做的内蒙古文化厅的手工刺绣蒙古袍10套,现收藏于呼和浩特市博物馆;9年《内蒙古画报社》对公司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并在第8期画报上予以发表,描述了手工刺绣蒙古服饰的历史文化;年,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基金会邀请巴拉嘎日玛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在宝钢大舞台中国元素习俗区进行了蒙古民族服装文化展示,把蒙古服饰刺绣文化和草原文化推向世界。中央电视台对话活动进行了采访并于当天新闻联播中播放,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许根顺也来到现场采访了巴拉嘎日玛,并拍摄了蒙古服装和刺绣图案;年4月7日参加了西安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年2月5至15日,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年4月7日参加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年8月去非洲参加“中非文化交易”活动;年8月去呼和浩特市参加草原文化遗产日和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年8月,巴拉嘎日玛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年9月去沈阳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妇女联合会举办的全区“为身边优秀女性点赞”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年8月,巴拉嘎日玛光荣当选为阿旗出席赤峰市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优秀代表。巴拉嘎日玛说过: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口传心授才得以保留下来的,不管是手工制作技术还是机器活儿,会制作缝纫的人已经廖廖无几了,如何让这些传统的民间文化传承发扬下去,是我们这代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蒙古族文化博大精深。巴拉嘎日玛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是从上一代人口中,口传心授得来的,并且经过她半生的研究和摸索,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东西,如果不及时收集和整理,将很快失传。蒙古服饰,虽然看起来制作简单,却是几代人花费一生也研究不完的话题,值得所有爱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人用心重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我们民族文化宣传的活动中来,让这些源自民间的民族文化后继有人。也衷心祝愿巴拉嘎日玛艺术青春常在!为弘扬蒙古民族文化继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时代大潮中尽显当代新女性的风采!
(阿旗妇联推荐)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