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活力呼和浩特”可订阅哦! 呼和浩特市城西有条河,居住在沿河两岸的人们都习惯称它为“西河”,此河中有数不清的泉眼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咕噜咕噜往外冒泉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河道改造,沿河筑石堤,西河更名扎达盖河,扎达盖是蒙古语宽的意思。 西河水源于城北清公主府附近的泉水眼,此泉水本是大青山红山上的泉水,因遇沙渗入地下,以伏流的形式朝南流淌,在公主府附近进入平地,于是形成大小不等的泉水眼子,成为地上河的源头,然后顺河槽南下,在旧城北门外的城隍庙前分成两股河水,其中一股从城隍庙前向东流去,引此水城东浇灌菜园,并在城隍庙前留下“十字流水水不浑”的传说,另一股河水过庆凯桥(牛桥)在归绥兵备道衙署(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前与另一河水会合,此河水源头是坝口子山中泉水,书中有记载:“坝口子源于北蜈蚣坝南流道署前于扎达海河。”这条河人们都叫它五里沙河。由于这两条河在道蜀前合成一体,且由于此地南北一公里之内,平地泉眼甚多,于是河道也变宽。 “西河曾经是我儿时和小伙伴经常玩耍之地。那时,西河在春夏秋三季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当地的老百姓在茶余饭后信步于西河两岸,边溜达边欣赏河两岸的景色,如果沿河行走,可观到小溪之中的泉水眼是怎样出水,大小水塘及河中的翻车车,蛇不浪(泥鳅)、金枪鱼、蝌蚪和青蛙在水中游来游去,跳上跳下。河边还可欣赏到麻郎(蜻蜓)、花蝴蝶及土山树林中不时飞出的青红雀,在河岸边的花草丛中来回飞舞的歌唱。形成了西河独特的自然风光。”土生土长在呼市年近七旬的曹先生说。 记者在翻阅《归化城厅志》时偶然发现一段描述:“道署东西辕外,二水交流,桥木以通往来。春深冰泮,绿水粼粼,鹅鸭之群,游泳格磔于平沙浅涨间,遥望红墙隐隐,镗鞳闻钟声,则通顺古刹也,近城胜景,此为之最。”这段话,描述的便是沙溪春涨,这里的道署指的就是当时的归绥兵备道,二水是北来的坝口子溪流与东来的扎达盖河,扎达盖河也俗称西河。两个河流的交汇处,便在归绥兵备道门前,文中的通顺古刹就是归绥兵备道不远处的朋苏克召。可以想象到,沙溪春涨不仅指两条河流汇聚所带来的美景,而且更是指河流附近所有能给人们带来美感的景色。 沙溪春涨的地点在归绥兵备道道台衙门口,道台衙门口有一条溪流从后沙滩流下来,这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夏天雨水大的时候,这条河里的水也很大,有时候还可能祸害一方,但是雨季一过,河里就没水了。 春天,河流解冻时,河面上飘着一层浮冰,大的冰块上面有泥土、干草、树枝,远远地看上去,浮冰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冰岛。一中后街北面有一个大沙滩,这个大沙滩没有粘土,由上游的水冲刷而成,水多的时候,沙滩就被水漫了,水少的时候,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沙子很干净,孩子们在上面打滚,无聊的小孩会找一个小木棍,把河面上飘过来的冰凌捞上来吃,那时候的冰凌能吃,因为没有污染。郝福忠老先生回忆道。 夏天,西河里还有小鱼,人们站在河上,可以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还经常能发现水里冒气泡,郝福忠老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呼市水位高,地下水冒出来了。但是现在,原来干净的水变成了臭水,小孩子吃这里的冰凌也成了不可能。西河原先沿岸分别建有归绥兵备道衙门、归绥同知衙门、归绥典狱巡检署衙门和明苏克乃莫齐召及古丰书院(呼市八中)。在道署衙门前河床内,由于西河、乌里沙河的汇合,每年冬季结冰,春季融化,流量增加,将后沙滩细沙冲刷到此处,待泉水南流后,便形成一片片长满绿草的沙滩,再加上泉水潺潺流淌,垂柳绵绵、绿草茵茵,便形成归化城的八景之一的“沙溪春涨”。(来源:正北方网)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