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祯等10名老同志荣获ldquo

8月18日,绵阳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会上,肖光祯等10名老同志荣获市委、市政府“绵阳市卫生与健康特别贡献先进个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表扬卫生与健康特别贡献先进个人的通报》,市委书记彭宇行、市长刘超、市政协主席张锦明等与会领导为十位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肖光祯等10名老同志始终秉承大医精诚之心,胸怀悬壶济世之志,在临床医疗救治、重大疾病防控、重大灾难救援等方面不畏艰苦、潜心耕耘、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充分展示了现代卫生人的医德风范和职业精神。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功成身未退,华发之年仍坐门诊、巡病房、带团队、促科研,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鞠躬尽瘁、炳烛之明的崇高精神。值得全市医务人员广泛学习。他们分别是:

肖光祯同志

肖光祯,男,现年80岁,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华西医学院(现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毕业,主任医师,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主要先进事迹

肖光祯同志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从医52年来,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时刻牢记职业赋予的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个病人,缔结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

该同志年、年参加四川省出国医疗队两次(赴莫桑比克),被评为全国优秀援外工作队长,并受莫桑比克总统接见;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医院管理者,该同志带领全院职工真抓实干,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顺利晋升川西北地区第医院。

工作之余,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撰写成文,在多家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年发表的《麻醉甲状腺手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发表《腹部外科手术死亡病例例分析》(专著)。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黄迪生同志

黄迪生,男,现年83岁,安徽桐城人,农工党员,年9月参加工作,主任医师,四川华西医学院(现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医院(医院)建设来绵工作,医院放射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主要先进事迹:

黄迪生同志从事临床工作45年,工作认真负责,对工作力求做到完美,对业务工作力求做到深入、全面,主动深入了解国内外的新发展、新动态、新趋势,不断提升解决复杂疑难重症的技术能力。早在60年代初,就在科室开展老血管、脾门静脉等造影技术,医院放射诊断疑难问题处理专家,为其它科室严把医疗质量关,为病人及家属减轻疾苦。

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服务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年从医院医院工作,系我市影像学泰斗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撰写的论文在多家核心杂志发表,获省、市科技奖7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

该同志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医院放射科指导,为科室诊断报告质量把关,受到单位同事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唐克新同志

唐克新,男,现年69岁,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年1月参加工作,重庆医学院医学专业毕业,主任医师,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主要先进事迹

唐克新同志系文革后高考首届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从事医疗卫生专业42年,一直在医疗卫生专业第一线工作,为该院神经医学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医院神经医学科建成省级重点专科奠定坚实基础。

该同志在省内率先运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功能性神经疾病。主研了“立体定向治疗震颤麻痹”等五项科研课题,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2篇,填补了省内、西南空白,获得市级以上科研进步奖5项。自年担任院长以来,率先提出确立“以脑系专科为重点,以老年医学为特色,发医院”发展愿景,在较医院发展三级跳,医院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在业内被誉为“绵阳模式”。

该同志退休后,仍然保持改革发展的深厚感情,为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该同志牵头创办了市内首家“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老龄事业与发展贡献余热。

赵世泉同志

赵世泉,男,现年76岁,四川绵竹人,中共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主任医师。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医学专业毕业,原四川绵阳四○四医院院长、消化科主任,年6月退休后返聘为消化内科首席主任医师至今。

主要先进事迹

赵世泉同志从事医疗消化专业工作50余年来,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常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每周在病房查房1-2次,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年6月退休返聘后,医院领导成为一名普通的消化内科医生,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在临床工作中不畏年高体弱,不辞辛劳,带领年轻医生探求新技术新知识,解决临床中各种疑难杂症,将自己的一生倾注在了卫生事业上。

在任院长期间,该同志力推学科建设,建成市级重点专科3个,医院挂牌成立绵阳市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绵阳市消化疾病防治中心。在科研上先后荣获四川省科学进步三等奖1次,绵阳市科学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在主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该同志退休后,医院首席主任医师指导消化内科工作,在该领域10年来开展了先进诊疗技术20多项。年,消化内科成为省甲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确定为绵阳市消化疾病质量控制分中心,医院消化疾病的管理与防控质量。

秦正碧同志

秦正碧,女,现年64岁,重庆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年7月参加工作,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原四川绵阳四○四医院传染科主任。

主要先进事迹

秦正碧医生从事传染病工作47年以来,政治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党纪国法,常年坚持坐守门诊,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每周下病房查房1-2次,带领年青医生探求新技术新知识,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在年非典疫情爆发期间,四○医院收治了全市的感染病人。秦正碧同志带领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奋战40余天,圆满完成了绵阳市非典防治定点救治的任务。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始终坚持在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临床医疗第一线工作,将自己的一生倾注在了传染病事业上。因在我市非典防治工作中成绩突出,年7月被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医务工作者称号,年10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年2月被国家人社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年4月被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绵阳市劳动模范称号。

该同志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在其带领下,该院感染科被确定为绵阳市重点发展专科;其个人公开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多篇。

李培同志

李培,男,现年66岁,四川剑阁人,中共党员,年8月参加工作,主任中医师,成都中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医院党委书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先进事迹

李培同志矢志歧黄,德艺双馨,待患如亲,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近50年,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解除患者病痛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常年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多次受到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

该同志系列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建设单位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联会会内科分会常务理事,绵阳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是四川中医药界领军人物之一。“5.12”地震后始终坚持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受到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表彰奖励。《四川政协报》等主流媒体先后以“执着的追求,无私的贡献”和“杏林拓荒者”等题目进行了报道。

该同志独立带教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1人,招收培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30余人,带教研究生40余人,本科生、专科生余人,国外留学生多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医后继人才。年和0年先后赴俄罗斯和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年参加了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中国中医专家团赴南非、毛里求斯进行义诊和学术交流。

姚惠琼同志

姚惠琼,女,现年62岁,四川江油人,中共党员,年4月参加工作,成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年退休返聘至今。

主要先进事迹

姚惠琼同志在40多年的工作中,用崇高的医德仁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技术的提升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提炼。她擅长各种肛肠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在我市及周边县市区具有较大影响力。每年诊治住院、门诊患者余人次,手术余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8%以上。

该同志在年积极参与抗击“非典”的防控宣传工作,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又主动投入到医疗救援和抗震救灾一线工作中。其主持的经方“熏洗汤”成为院内制剂长期在临床应用;她的多篇论文在《中国肛肠病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肛泰洗剂临床应用研究》获绵阳市三等奖,《中药升降液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应用研究》获绵阳市二等奖。

该同志医院聘为“客座专家”,年被评为“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8年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9年被聘为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年被聘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年被聘常务理事。

张光贵同志

张光贵,男,现年61岁,四川三台人,中共党员,年10月参加工作,绵阳卫校医士专业毕业,主任医师。原绵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我市公共卫生领域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先进事迹

张光贵同志工作近40年来,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事业心强,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工作实绩突出。曾作为全国卫生城市技术考核专家组成员开展全国巡检。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的建议得到省司法部门采纳并助推国家新司法解释出台。

该同志从事疾控工作以来,亲临现场指导处置非典、霍乱、猪链球菌病、流感、职业中毒、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疑似暴发疫情86起,H1N1甲流感防控经验被省卫生厅、教育厅发文在全省推广。“5.12”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一个月期间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作为卫生防疫技术负责人,带领防疫队翻山越岭,进村入户,对食品卫生、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控等作技术指导,获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

该同志带领我市在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经验,先后迎来21个非洲国家来绵学习、借鉴,并在我国61个城市推广。负责的放射卫生工作国家现场会在绵召开,先后参与多次国家级项目调研。先后发表论文78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和协作奖16项。多次获得省、市荣誉称号。

许世惠同志

许世惠,女,现年83岁,重庆人,中共党员,年12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干校医训队毕业,副主任护师,医院护理部主任。

主要先进事迹

许世惠同志从16岁参军到退休,一直从事精神病护理工作40年。在40的精神护理工作中,她以满腔热情,想尽一切努力做好工作,她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为他们减轻痛苦,她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及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该同志系国内第一批精神病护理工作者。她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不断摸索总结精神护理工作的经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在职期间曾任绵阳市护理学会三届秘书长;西南、中南及西藏九省精神病护理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同志年参与编写的《精神病护理知识》一书在全国公开发行,在《医院管理》《中华护理杂志》等国家级刊物及全囯大心学术会上发表论文20佘篇,论文《科学管理病房,提高护理质量》获四川省卫生厅优秀论文奖;《我作护理管理工作的体会》获绵阳科学技术协会科技论文奖;《论责任制护理》获绵阳市护理学会优秀论文奖。

陈三星同志

陈三星,男,现年74岁,四川大英人,中共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副主任医师,8年8月至今返聘至平武县南坝中心卫生院从事内、儿科工作至今。

主要先进事迹

年7月,陈三星同志毕医院儿科工作。年1月参加全国巡回医疗工作期间,看到基层卫生落后、缺医少药、老百姓缺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回去后主动放弃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条件,到平武县南坝区高庄乡卫生院工作。春秋轮换48年,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这片热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充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实和朴实。

该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每天上门诊,下病房,做手术,值班、会诊,用热心、耐心、精心、细心围着病人转,虽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对一张张痛苦面容,他始终坚持以病人的需要为他的第一目标,从不计个人得失,三代扎根于服务地。年3月退休返聘回岗的陈三星,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凭着对医疗卫生事业满腔热情和发自内心的忠于执医信念,每天坚持在坐诊、诊疗20余病人,宛如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zy/17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