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关于
开展中小学校“一餐一课堂”实践活动
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旗县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管理部门:
现将《呼和浩特市关于开展中小学“一餐一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年9月10日
呼和浩特市关于开展中小学“一餐一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落实健康中国目标任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特制定《呼和浩特市关于开展中小学“一餐一课堂”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我们回应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和实践活动教育目标,突出实践育人,推动家校共育,积极创设教育实践环境,通过设计学生自主管理服务的基本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营养健康意识,进行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处理等习惯养成训练,引领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养成,突出整体育人,统整多维教育目标,到年,建立起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一餐一课堂”课程体系,建立市区两级教育基地,形成精品课程,创建示范学校,评选优秀导师,表彰劳动实践优秀学生,在全市范围形成普遍重视“一餐一课堂”、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常态化的浓厚氛围,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1.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光荣;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感情;通过劳动使学生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对工作的责任心;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可以分为自我服务劳动、手工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自我服务劳动是指照料自己的生活,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培养儿童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从小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培养起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2.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任务。从学校抓起,对学生开展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的培养;借助食物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教育,由此构建完美人格,传承民族文化。
3.倡导光盘行动,提倡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培养健康文明的餐饮文化,向来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之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加大“光盘行动”宣传力度,利用黑板报、阅报栏等载体大力开展勤俭节约的宣传活动,开展“节约粮食、光盘行动”活动,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不剩饭菜,做到文明用餐。让全体师生争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传播勤俭节约的品质,传递社会正能量。
4.推动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作为公民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衡量指标,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要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传递环保知识、资源知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形成垃圾分类意识,还要通过日常训练成为学生个体必须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进而培养责任意识,形成公民素养。
四、重点措施
(一)建构“一餐一课堂”课程体系
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类课程。围绕营养餐配送工作,整合劳动教育、营养健康教育、节约粮食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处理等教育内容,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类课程。
2.在各学科教学贴近社会生活。把从农田到餐桌的真实的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大关键能力。通过学科渗透加大价值观培育,加大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培养。
3.积极开发开设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充分结合本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综合实践类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实践活动
4.创设自主服务实践岗位。学校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与校园保洁、秩序维护、食堂劳作、就餐管理、垃圾分类等自主服务实践岗位,制定学校-班级-小组自主服务实践岗位分工,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校内自主服务实践公约,形成“人人有岗位、个个长本领”的局面。
5.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校要大力发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广泛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劳技展演等活动。将“一餐一课堂”活动与相关劳动文化相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结合。
6.开辟种植养殖区域。学校要尝试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探索开展无土栽培,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倡导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开展养殖。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实践活动
7.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公开信、校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