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即将到来,为给全力备战中考的考生提供参考与帮助,一些重点中学的老师通过媒体提出了一系列复习建议、具体答题的方法和思路训练。
呼市实验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一级教师姚琳: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作文考题从形式到内容都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往往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而是注重“开放性”。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给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但任何题型的作文在写作时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文体不限不等于没有文体
针对所给话题和材料是打算以事传情,写人记事;还是阐发哲理,以理服人;抑或是体现散文的特点都是可以的,但所依原则是要写啥像啥,要依据这些文体的规律体现它们的特点。绝不可东拉西扯,东拼西凑,最后写成四不像。其实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写作者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没有一个想要表达的核心,说白了,自己也不知为何而写,才会不知所云。这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无疑是要老师着重强调和训练的。
以呼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为例。题目是半命题“不再”,其中一篇例文《生命不再退让》,文章概括叙写了桃花面对风暴的情景和蝉蜕变的经历以及叶落归根的感怀,三个材料都是为阐释“生命不再退让”这一哲理而存在的,结尾收束的话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这一写作目的:“这是花的生命,面对风暴,它们挑战着自己生命的高度,一次又一次,从未退让;这是蝉的生命,面对等待,它们承担着生命的重量,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从未退让;这是叶的生命,面对付出,它们愿意奉献,在一代又一代的轮回中,从未退让。世间万物,以它们最自然的方式成长,用最强大的力量演绎了坚强和生命的不退让。”
文章的写法属于哲理散文,虽然说理的深度还不够,但至少作者的写作目的明确。文体的选择和表达的需求是统一吻合的,语言也是简洁凝练的。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做到这些是不容易的。
求准,求小
这里应该告诉同学们,写作时一定要时刻心中有题目,这才能保证不偏题、跑题。“心中有”就是边写边问自己,我写的内容和题目有关吗?印证了题目吗?围绕了题目吗?阐释了题目吗?
例文《我们不再幼稚》,开头写“胖胖的老师是教数学的,他最喜欢画图,我们很喜欢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圆老师’。”文章中间主体三段写了“圆老师”的三个事例,结尾是这样的:“我们不会再戏弄代课老师,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但我们都希望老师快点好起来,教我们继续画圆,‘我希望给你们最好的,包括圆’这句话鼓励着我,在我想放弃时,它好像就在耳边响起。”这篇写人的文章,叙事能力还是有的,感情抒发也真挚,但确实偏题了。我们推测考生是想通过自己的不再幼稚,成长成熟来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感恩怀念,但这是我们赘加的,不是文章显现的。
重视书写
所有知识的检阅,思想的交流,情感的表达都基于工整的书写,郑重告诫每一位考生,潦草与认真,涂改与整洁带来的效果是天壤之别,不单是作文,整张试卷稍加注意,因书写避免的失分超过想象。
二模过后,进入中考备战冲刺阶段,愿考生们能在演练中暴露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有的放矢,解决问题,他日轻装上阵,迎接中考!
推荐阅读
?教知识多陪伴勤沟通锡市社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
?锡市交警大队将对违法停靠公交站点的社会车辆进行严惩
?校园开放日,家长与孩子一同听课体验新教学法
北京中科白瘕风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