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预测卷(段老师)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为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阴霾()提防()
断壁残(yuán)驰(chěng)边疆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轩榭重峦叠障瘦骨嶙峋樯倾揖摧B.阡陌妙手偶得偃旗息鼓天经地意
C.陡峭面面相觑柔波粼粼眼花燎乱D.摩挲沸沸扬扬淳朴谦逊害人听闻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______-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_______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______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嵌入布满呈献B.勾勒填充馈赠
c.镶嵌充盈赋予D.勾画覆盖给予
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2分)
A.本次研讨会的成员是由全校师生组成的。
B.近年所生产的杯子的成本比往年下降了3倍。
C.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并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
D.这次比赛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运动员是否努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培根随笔》只为我们讲述了学习方面的重要性。
B.《伊索寓言》多以植物作为对象,警示后人。
C.《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名为“喜鹊号”
D.《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名为袭人
6.古诗默写(6分)
(1)苍苍竹林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3)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二、综合性学习(8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结合全诗,说出诗中的“望”包含那几层意思?(4分)
8.请从修辞角度和思想感情两方面欣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
9.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余闻之/也久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世隶耕()(2)即书诗四句()
(3)父异焉()(4)称前时之闻()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12.后天的学习很重要。请你把方仲永的故事提炼成一个论据来论证这个论点。(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5分)
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
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不能做秃鹤u)0”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都很遗憾。
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好吧。”桑桑接过纸条。
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
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小姑娘,快快长,
长大了,跟连长,
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
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t4-,t-,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好名次了。
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耗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A-.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选自曹文轩《草房子》)
①秃鹤:陆鹤的外号,因为陆鹤是秃头。
1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3分)
答:
14.两段是对陆鹤苦练和演出的精彩描写,请任选一段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5.结尾“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指的是谁?有什么含义?(2分)
答: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开头前三段为陆鹤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
B.演出时,台下的掌声,评委们的感觉,都反衬了陆鹤表演的成功。
C.陆鹤、纸月和孩子们的哭声,表达了他们演出成功为学校争得荣誉后激动、喜悦的心情。
D.选文情节生动,人物描写细致,场景描写优美,体现了曹文轩小说的写作特色。
17.本文和课文《孤独之旅》都是曹文轩的作品,都生动描写了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表现了人物性格,请分别写出两位少年主要的性格特点。(4分)
《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
本文中的陆鹤: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2分)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
①在神舟飞船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神舟七号”根据航天员开展太空行走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各种试验达80多项。
②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长9.19米,总重近8吨,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神五”和“神六”的轨道舱仅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进行。按照计、划,“神七”飞行时,航天员将从这个舱进入太空。因此,它增加了作为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潘腾解释说,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的闸门装置,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栽人环境的过渡。
③泄复压设备组件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由5支高压气瓶和管路、阀门等组成。泄压不能过快,必须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航天员也有一个吸氧排氮的过程。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纯氧,用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置换血液里的氮,这样再减压就安全了。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则需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神七”飞天前,在地面做了将近百项试验,保障气闸舱性能状态比较稳定,从而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出舱任务。
④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轨道舱的装潢上颇下工夫。每个航天员的坐椅都是量体特制,舱内色彩搭配柔和,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
⑤飞船有效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加。比如携带更多的食品、水等消耗品,提高供气、供氧的流量,等等。
⑥更重要的是,围绕出舱活动,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包括泄复压设备、两套舱外航天服、数据话音传输设备以及其他舱载设备等。
⑦为了避免生活物品及大量仪器过多占用航天员活动空间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科学布置轨道舱的格局,将必要的设备尽量集中摆放,或装载在类似货架的格框上,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航天员活动空间保持在7立方米以上。
⑧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与前两次载人飞行相比,飞船推进舱外部多了一个银色的小装置,这就是中继卫星的终端天线。据“神舟七号”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介绍,我国于今年4月成功发射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这颗卫星已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首次应用。
18.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2分)
19.与“神五”“神六”相比,“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哪些改动?(6分)
答:
20.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2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1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9分)
说说“浅阅读”
吕宏
①一个朋友每月都要买七八本厚薄不一的各类书籍,更新床头的书架。我好奇地问,买书,看吗?他答,当然看,有些时候是一天看一本,只求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这就是当前很时尚、很流行的“浅阅读”。
②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一位领导同志曾谈到,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it-、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③不可否认,“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消闲方式,或作为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功利性阅读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④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但在时下,不少人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工作,很少研究问题,遇到新情况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这种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如果再以这种“浅思维”为指导做出“浅决策”,弊端更多。
⑤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已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
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
⑥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不能满
足于“我在读,这就够了”。因为,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
(选自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23.第③段加点词“其”指的是,第④段加点词语“临时抱佛脚”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24.第⑤段列举美国政府和英国政府强调传统式阅读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5.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做本文论据的一项是(2分)()
A.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作文(50分)
26.续写,字左右。(10分)
离校那天下午,我抱走了留在学校的所有东西,当我走出校门时,回头看了一眼那个我曾度过三年时光的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题目:成长的脚印(40分)
要求: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字。③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