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文化呼和浩特遗产之大召寺
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呼和浩特设天德军及丰州城。丰州城是辽、金、元时期大青山南麓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部地区连接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公元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公元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由于这座规模极大的城池在巍巍大青山的辉映下,显露出一派苍郁的生机,因此,当地蒙古族人民便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库库和屯”(呼和浩特的谐音),意思是“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的蓝天白云总是那么迷人。
明朝赐名为“归化”。十七世纪30年代,清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在归化城东北修建了一座供满清八旗军驻扎的城池,命名为“绥远城”。年,归绥市沦陷在日寇之手,日本侵略军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恢复归绥市名称,仍为绥远省会。年9月19日,绥远省宣告和平解放。年4月,中央决定撤销“绥远省”建制,同时取消“归绥市”旧称,恢复原蒙古语名称“呼和浩特”,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并定为自治区首府。
雨后的青城大召寺门前,一行人骑着电动车从石狮和牌楼前驶过。
大召寺,汉名“无量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年)。蒙语称“伊克为”,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明代称“弘慈寺”,历史上又有“银佛寺”、“大乘法轮召”、“甘珠尔庙”、“帝庙”等多种称谓。清代崇德五年(年)重修后,定名为无量寺,沿用至今。大召寺,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
清代时,呼和浩特被誉为“召城”。当里的召庙众多,难以数记。民间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大召居于明清著名的“七大召”之首。可大召寺之于呼和浩特,就像故宫长城之于北京。以说,没有游览过大召寺,算不上真正到过呼和浩特。康熙大帝曾经赐大召寺以“帝庙”的荣称,民间更有“先有大召寺,后有归化城(呼和浩特原名之一)”的说法。
殿门外新修葺的7座佛塔,上面刻有佛教八宝。
大召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布局为“伽蓝七堂式”。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寺院外面还建有环绕召庙的甬道及东西仓门。
进入寺门后两旁的钟楼。
庇佑殿的飞檐。
菩萨殿门前的石狮,很有皇家寺院的气派。
这个好像是银佛殿,内供有世界最大的银制佛像。
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堪称大召“三绝”的银佛、龙雕、壁画和佛殿内的各种彩塑、金铜造像、晾佛节展出的巨幅唐卡、部的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
藏传佛教中的三神兽:狮、象、牛。
大殿内的经幡五彩缤纷,艳丽夺目。
这是一个原滋原味极其浓厚的寺院,供奉“银佛”释迦摩尼像的大殿显得有些陈旧,可也恰恰是这份的陈旧感,让人感觉那“三绝”——银佛、龙雕、壁画的真实和弥足珍贵。
同样是藏传佛教的寺院,它与西藏的大昭寺,一东一西,可谓相映成辉,正如寺前的牌坊上所书“佛照青城”,它为善男信女提供了心灵的皈依之地。(来源:网络-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