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机械化作业的强有力支撑

借鉴外地环卫作业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市12条路段实行保湿作业试点

目前,我市常住人口已近400万,日产生生活垃圾约3400吨,这些生活垃圾该如何处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处置工作,多年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高标准建设垃圾填埋场、焚烧发电厂等处理设施,形成以卫生填埋为主,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为辅的多元化垃圾处理新模式位于肥东县境内的龙泉山垃圾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2200吨),承担了大量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于2014年投入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实现了从垃圾到能源的资源利用转化,今年9月1日开始试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每天220吨,从源头收集到终端处理,全程实现了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呼和浩特市设计公司利用,从餐桌开始,保障了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粪便80吨)采取过滤达标排放,全部按照国家规范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生活垃圾处理目标

多元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从露天的简易旱厕到水冲式公厕再到现代化的环保、可移动公厕,从架子车运输到三轮车再到真空吸粪车……这些年,公厕的变迁正成为合肥文明程度提高最直观的见证

生活垃圾收运改革

城市保洁走向高、精、尖

——垃圾中转站成为城市风景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环卫设施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以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提升一批为步骤,在全市范围内对环卫设施建设实行整体布局,优化调整淘汰内蒙呼和浩特市天气一批位于居民区附近,垃圾站压缩、收集设施陈旧,处理垃圾时散发出来的气味难以处置的垃圾转运站,新建一批封闭设施好,自动化转运能力强,采用空气过滤系统和高压喷淋系统进行除尘除臭的新式垃圾中转站2013年5月,总投资6305万元,总建筑面积13294平方米,日转运能力达1000吨,全省最为先进的永青垃圾中转站正式运行2015年4月,日转运垃圾600吨的朱砖井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行同时包河区、蜀山区大型垃圾中转站建设正在进行中原本散落在各街区的小型垃圾中转站将逐步淡出人们视野,一座座现代化垃圾中转站成为城市别样的风景

生活垃圾收运改革后

华东地区最大垃圾中转站——永青站

环卫设施建设更新换代

走过二十年来的风雨洗礼,全市1万多名环卫职工,始终秉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青岛市卫生局家洁”的环卫信念,坚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在酷暑寒冬中挥洒汗水,在沧桑年华中奉献青春,让市容环境改变模样,用行动感动世人,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尊重合肥正朝着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奋进,我们的“城市美容师”更是责任重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发扬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美化城市市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为实现全国一流城市管理目标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从全市仅有几台洒水车到目前1400多辆各类环卫作业车辆,从完全依靠人力的“粗放型”清扫向“人机结合”转变的“精细化”保洁依呼和浩特市重大新闻靠机械化作业的强有力支撑,改变传统的“以人工清扫为主,机械化清扫为辅”道路作业模式,在全市所有主次干道推行机械化清扫保洁,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道路清扫效率,目前建成区范围内,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以上,实施清扫面积约5466万平方米;实现了“应扫尽扫、适扫必扫”的目标自觉提高环卫作业标准,通过分类实施、再造流程、强化考评,变“扫马路”为“洗马路”在全市二环以内所有主次干道和开发区主要道路及重点区域全面推行水洗作业,按照“夜间冲洗、白天保洁洒水”的原则,对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道路实行机械化清扫和冲洗作业,每日至少冲洗1次;对人行道采取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清洗,达到路净无尘土、路面见本色,路牙及窨井口无呼和浩特市第七中学垃圾积存与此同时,在全面冲洗的基础上,除雨天或者最低气温在2摄氏度以下的天气外,保持日常道路洒水喷雾频次每日4次,重点区域和路段每日高达10次试点开展道路保湿作业保证试点道路常处湿润状态,做到路面保持湿润不起尘,车过无水溅,路面见本色

——社会各界在行动

花园式公厕

——生活垃圾处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生活垃圾收运改革前

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为了城市的清洁和美丽,有着“城市美容师”之称的环卫工人们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从过去到现在,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合肥环卫事业与“大合肥”一同进步今年10月26日,是我市第20届环卫工人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回首,寻找合肥环卫事业的每一个变迁,让我们一同感受,合肥越变越美的呼和浩特市中考每一个细节……

是公共厕所也是城市名片

九三学社合肥市委联系成立环卫职工体检中心

——花园式公厕便民利民

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城管局贯彻落实环卫工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积极推进环卫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制度,解决广大环卫职工的后顾之忧;制定环卫职工作业安全标准制度,为环卫职工配置反光背心、保洁专用三轮车等环卫安全作业用具,要求环卫工人在作业时做到服装、车辆、思想“三到位”,工作起来更安全;2011年,全省首个以帮扶困难环卫职工为宗旨的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正式成立,5年来,已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款76万余元,开展救助困难环卫工人229人次,累计发放救助基金61.5万元,其中救助子女考取本科的环卫工呼和浩特市中考一模人131人次,救助因公致伤和有特殊困难的环卫工人98人次许多社会单位纷纷向环卫工人伸出援手,百大集团、省地震局、工商银行、市金融办等爱心单位为环卫工人开设环卫驿站,进一步解决了广大环卫工人在工作时饮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问题

——生活垃圾运输“密闭、环保、高效”

喷雾降尘车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市民群众对如厕环境、公厕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市民群众的需要,全市直管的190座公厕,基本实现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各异、别具风格,达到了一厕一景的效果,成为了城市靓丽的风景,将普通公厕改造成星级公厕在公厕日常管理中,努力做到“用心、贴心、舒心”,每座公厕门前设立公示牌,全天候接受市民群众的监督;厕内设上海市公安局置了明显标识,增加双语文字和编号,配备无障碍、照明等各类设施,方便市民群众如厕;在每年的公厕升级改造中,注重设施的人性化、美观化设计理念,在公厕内增设了人性化设施,实行公厕定人定岗,保持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看厕人员主动搀扶老、弱、病、残人员如厕;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延长看厕人员值守时间,增加保洁频率,保证公厕内外环境干净整洁,满足市民群众对如厕环境的要求

——机械化助推城市保洁科学化

露天的垃圾池、人力的垃圾收运车,这是城市生活中关于垃圾收运的最初记忆自2011年1月份开始,我市垃圾收运改革正式启动,以“桶装车载”为主的垃圾收运新模式正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原先随处可见的垃圾池(房)在城市的角落里消失了,大呼和浩特市设计院量费时费力的人力三轮车不再承担垃圾收运任务,取而代之的是在道路两侧和居民小区设置适宜的标准垃圾桶,还有与之配套的标准化无缝对接的后装式压缩收集车、电动环保收集车和小型垃圾收集车过去垃圾收运时臭气熏天的场景彻底走进了历史记忆,以容器化储存、机械化收集、压缩化运输为主要内容的垃圾收运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全程“不见天、不落地、污水不遗漏”

关爱“城市美容师”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ms/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