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的打造以及呼和浩特至盟市“支线快线”的深入发展,更是为自治区各盟市与外界交流建设了便捷的空中桥梁,吸引各地客商经呼和浩特进出内蒙古自治区
“十二五”期间,呼和浩特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2983.3万人次,保障运输起降30.4万架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5.9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14.5%、12.4%、9.4%,增速均高于全国平水平“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为“十三五”时期冲击“千万空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将继续以服从、服务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构建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和解决支线机场高效通达为主要工作,努力使呼和浩特机场航空运输生产主要指标保持10%以上增呼和浩特市天气预报长,枢纽航线网络通达性进一步提升,驻场基地公司建设突破发展,运力供给结构更趋合理,中转吸引能力显著增强,“首府中转”品牌知名度得到综合提升,助力区内支线机场增强通达效果更加显现,使民航在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显、融合更加深入,能够更好地满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省会通航线得到有效巩固、航班量稳中有增,除拉萨外全部实现全年持续运营,北京航线实现宽体客机全年运营2015年,呼和浩特机场公司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积极布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关的省会航线及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发展需要且客源市场增长空间较大的省会航线乌鲁木齐、西安、兰州、郑州、杭州、南呼和浩特市二中贴吧宁、海口、上海、天津、石家庄、南昌、合肥、贵阳、太原、西宁、哈尔滨、长春等省会航线航班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且为未来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省会通航线航班的持续发展,有效缓解了北京航线客源量日益增长的压力
国际、地区航线实现稳定运营,新增3个通航城市2014年已开通的国际、地区航线,在2015年全部实现全年持续运营,同时新开通呼和浩特至日本名古屋定期航线和韩国江原道季节性旅游航线;台湾航线中,台北、台中航班量小幅增加,新增台湾省南部的高雄航线国际、地区航线贡献旅客吞吐量18.9万人次、运输起降1583架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8.9%、37.7%,占旅客吞吐量比重为2.5%、占运输起降比重为2.1%
2015年,呼和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44.6万人次,保障运输起降7.4万呼和浩特市 设计培架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1%、13.7%,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同层级机场中增速排名前列;全年“经呼中转”旅客数量26.9万人次,同比增长55.9%,占旅客吞吐量比重为3.6%;全年新增运力投放近10架,其中基地航新增驻场运力近6架,机型配置更加符合内蒙古自治区航空市场需要;呼和浩特机场通航城市达到64个,全年持续通航城市达到53个,分别较上年增加5个和3个具体在航线网络方面的表现为:
图:呼和浩特机场
(供稿: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0荐闻榜
民航资源网2016年1月5日消息:2015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公司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及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下达的航空市场开发任务,以“开拓创新保增长、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学深化改革促发展”主线为指引,以建设区域航空枢纽为抓手,努力开拓市场,积极改革创新,通过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优化航班时刻及运营机型、调整航线网络及航班编排结构、加强中转及各方客源组织,使呼和浩特机场航空运输生产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地区航空通达性得到显著增强、旅客出行成本明显降低、基地航空运力引进再获突破、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建设初见成效,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及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下达的航空市场开发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完美收官
)
区内外重要城市及旅游热点城市航线航班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新增山西吕梁、河北秦皇岛两个城市航线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和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进一步带中山市卫生局动了经贸、旅游、人文、科技、物流等方面与外界的交流联系今年,厦门、三亚、深圳、温州、青岛、榆林、海拉尔、通辽、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城市航线航班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三亚航线在春运期间实现了宽体客机运营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作为自治区对外的空中门户,伴随航线网络的日趋完善和航空运量的日益增长,正在吸引周边邻近省份2小时飞行圈内的城市开通到呼和浩特的支线航线2015年3月,山西吕梁开通了到呼和浩特的定期航线;2015年7月,河北秦皇岛开通了到呼和浩特的季节性旅游航线;榆林到呼和浩特航线,暑期市场最旺时每周达到10班
复方白芷酊可以从哪里买到?运动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