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7日电(记者王靖)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提出,2016年6月底前,地方各级政府基本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记者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于2012年就已整合完成,目前运行顺畅,改革成效明显,已为财政节省30多亿元。
2012年11月,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体机构正式成立,实现了公共资源由分散市场交易向集中市场交易转变,由管理、操作一体向管办分离转变。目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已可以顺畅地在交易中心进行交易。截至2015年7月底,市交易中心进场交易项目2794项,交易总额达976.49亿元;资产增值率和资金节约率明显上升;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改革效果理想。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地运行,已经为财政节省了30多亿元。最重要的是,自平台整合完成后,目前没有一个领导干部在其中犯了错、犯了罪。”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海生说。
据他介绍,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未整合之前,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方面托人情、找关系的事情不可避免地时常发生,但如今大有改观,这与交易中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无关系。
管理体制方面,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一委”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行驶重大事项领导、决策权;“一办”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履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综合监督、管理和协调职能;“一中心”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履行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服务职责。
运行机制方面,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了审批权、监督权、交易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三权分立”式的交易监管和服务体系。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项目;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制定交易规则、监督交易行为和构建诚信体系;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交易规则规范进行。
2014年,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天然气公交车采购”项目公开招标。本次采购项目总预算1.81亿元,分两包采购400台公交车,12家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参与投标,中标价格总计1.624亿元,节约资金1860万元,节约率为10.28%。
采购人、呼和浩特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韩卫平说:“过去,每次政府采购公交车,电话一个接一个,弄得我很无奈。如今,给我打电话没啥用了,因为参与的流程公开透明,只有靠实力才能揽上活。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在竞标的众多企业中,我们可以优中选优。另外,由于竞争的存在,我们能节省不少钱。”
在公共资源交易的实践过程中,围标、串标现象也相伴而生。为此,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对招标文件进行严格把关;将投标资格审查由资格预审改为资格后审;推行交易电子化;通过交易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提高交易竞争。目前,建设工程项目各标段仅3家报名比例由2013年的80%降低至55%,围标、串标现象大幅降低。
“呼和浩特市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成,以及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避免了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一些企业靠关系牟利,使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参与方式更加高效、便捷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腐败问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内蒙古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为革说。
小贴士:在灰猴帮帮导航按钮点击“便民查询”,即可查询高速路况、以及最近的谣言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