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昭君自有千秋在”
三峡日报年12月20日A7版
(记者刘望舒)
不久前,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内蒙古自治区诗词学会组织举办的“吟咏昭君诗歌大奖赛”中,诗作《用一首诗送你回家》的深情书写,叩响读者心扉,令人仿佛梦回那久远的年代。
公元前33年,王昭君辞别汉阙,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前往漠北苦寒之地。两千年间,从史籍到文学,从传说到学术,昭君的形象日益丰满,文化内涵愈加充盈。刚刚揭晓的宜昌市“十大文化符号”,王昭君毫无悬念地入选。在宜昌兴山,昭君文化历久弥新,风韵长存。
(一)生长明妃尚有村:故里、故人、故事
头枕纱帽山,面朝香溪水,冬日的昭君村景区,宁静祥和。
景区内,布局、形制皆仿汉代建筑,坐北朝南。拾级而上,汉白玉的王昭君雕像映入眼帘。在兴山许多图片影像资料里,都能见到这座雕像,但当亲眼目睹时,仍会被她的美深深打动。雕像亭亭玉立,一简在握,凝目静思,端庄飘逸,在远山、楼阁、翠竹、苍松的映衬下,格外风姿绰约,楚楚动人。
景区导游文密介绍,雕像高3.3米,重3.3吨,寓意王昭君于公元前33年出塞和亲。为塑造好这尊昭君像,内蒙古著名雕塑家张恒曾数次来昭君村采风,前后用尽五年时间,年终于雕刻完成。同年11月,雕像由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出发,沿当年昭君出塞路线运抵昭君故里,兴山县人民政府还在此举行了隆重的雕像安放仪式。
翻阅《汉书》,关于昭君出塞的文字极为简略,《元帝纪》中仅言“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后汉书》受《西京杂记》《琴操》等作品影响,对其进行了丰富与补充,《南匈奴列传》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史籍最初简略的记载,却难掩昭君的无尽光华。从《后汉书》的“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开始,历朝历代的诗人才子们,饱蘸浓墨,纷纷为昭君掬一怀深情。“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流传千古的动人诗句,共同塑造着绝代佳人的美丽与哀伤。
游览景区,昭君的芳踪随处可觅——梳妆台、紫竹苑、后花园、昭君宅、娘娘泉、楠木井、望月楼、抚琴台……每一处景点,都流传着一个迷人的故事。据介绍,早在年,兴山县文化馆便收集整理并出版了《王昭君传说》,年6月,湖北省兴山县申报的“王昭君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人邵博的《闻见后录》记载:‘其地有昭君祠,昭君宅,昭君院,昭君台。’今天的王昭君纪念馆是在宋代昭君院的遗址上复建的,影壁上的‘王昭君纪念馆’为郭沫若题写。”文密介绍。
据了解,改革开放后,兴山对在文革中遭到毁坏的昭君遗址进行了保护与重建。年,恢复遗址楠木井、昭君台;年决定兴建王昭君纪念馆;年昭君宅竣工;年昭君陈列室对外开放;年昭君纪念馆对外开放。
“昭君村景区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3A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唯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王昭君纪念馆收藏了大量出土于昭君村的汉唐之物,昭君书院珍藏了几千册古籍善本,历史文化价值非常珍贵。”景区负责人张璞告诉记者。
▲昭君村景区出土文物宣传展板
张璞介绍,年兴山县整合旅游资源,将昭君村景区交由兴发集团接管经营。接管后,兴发集团先后斥资万元对景区进行维修改造,今年预算总投入2.2亿元打造昭君文化博览园。作为兴神旅游线上的一处重要节点,昭君村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均在10万人次左右。
(二)王昭君:一座文化的丰碑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上世纪6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其《内蒙访古》一文中,如此形容王昭君。
而在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分会会长郝存柱眼中,王昭君就是一座文化的丰碑。
“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是昭君文化的哲学基础;民族团结是昭君文化的中心内容;昭君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互补和交流;昭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代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昭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昭君文化是追求完美的文化;昭君文化更具有世界意义。”谈起昭君文化,郝存柱用了一连串的排比。数十年浸淫,使他对昭君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郝存柱说,“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共同发展”是昭君文化的核心价值。昭君文化从15世纪起已经走出国门,跨入世界,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从欣赏昭君诗词曲文艺作品,到了解研究昭君和亲的问题,到认为昭君是“和平友好使者”,发展到把昭君运用到产品品牌推广……可以说,在中华民族人民心中,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心中,王昭君已经成为“民族友好使者”“和平友好使者”“东方和平天使”,昭君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靓丽品牌。
“宜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作为王昭君出生的地区,她入选宜昌市‘十大文化符号’当之无愧。昭君文化所包含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等精神,符合宜昌市作为多元文化汇集地的精神需求。”郝存柱说。
《中国人文地理》纪录片—昭君故里
湖北大学教授蒋方多年研究楚文化和王昭君。她认为,汉代以后历代流传的关于王昭君的各种言说,其实具有三种“实相”:历史昭君,文学昭君,文化昭君。
“王昭君作为文化符号,其内涵丰富多彩。
首先,她身处大一统的汉帝国,楚风之上又增添了大汉气概。
其次,她出自山野,进入宫廷,嫁去匈奴,以一人之身而绾结了乡村、城市、域外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为不同文化相交相融的代表。
第三,她代表大汉与匈奴和亲,既是民族和睦友好的使者,其事例也是和平外交的典范。
第四,在中国古代的男权社会中,王昭君不仅以其功绩载入了史册,更以其‘自请’的行动来抗争命运,做出选择,为自己的生活翻开新的篇章。在史书所记载的那些有数的贤女和才女中,她同样是最特别的一个。”
对于王昭君入选“十大文化符号”,蒋方教授丝毫不感到意外,她说,“王昭君作为文化符号,是兴山县最具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宜昌市颇具特别性的文化符号。”
兴山县文联副主席王进告诉记者,近年来,兴山县昭君文化研究工作成果颇丰。目前,昭君文化研究会已有会员余名,编辑出版了《昭君故里,典藏兴山》《昭君文化研究与传播大事记》《昭君文化论文集》等图书30余种,发表论文余篇。年、年,“中国兴山昭君文化国际论坛”和“中国兴山昭君文化论坛”相继在兴山举办,对打造“昭君和亲路”经济走廊带、昭君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昭君文化旅游景区策划与建设、昭君文化传播与推广等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
(三)兴山: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
“立足良好的山水文化资源禀赋,发挥三峡库区优良港口和神农架旅游门户区位优势,大打昭君牌、三峡牌和神农牌,按照‘昭君故里、三峡香溪、神龙门户、大美兴山’的谋划定位,努力把兴山建设成为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大三峡大神农架生态旅游集散地。”
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兴山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兴山县委书记汪小波在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施政方略。
▲昭君文化博览园规划图
一张蓝图,从构想,到调研,到规划,到实施,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全新指引下,昭君文化再次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兴山的昭君文化旅游也正发生着美丽蝶变。
十一月11
●在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时,兴山县领导重点调研了昭君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大到景区核心吸引物、游客集散中心,小到绿化、道路、污水管网、公共停车场等,都做了具体而微的要求部署。
昭君村景区负责人张璞介绍,一期项目预计明年“五一”前竣工,届时景区将打造成为昭君文化博览园,3D光影秀场、乡村客栈、大花坪游客中心、娘娘泉茶庄等,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服务与档次。
●召开三峡香溪国际旅游休闲区规划方案讨论会,听取专家建议,规划功能区域,并提出建设一座具有浓郁昭君文化特色的小镇,浓墨重彩突出昭君文化吸引力。
十一月15
●兴山县城城市设计等系列规划汇报会议召开,对昭君小镇城市设计规划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来自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为昭君特色小镇的设计建言献策,将城市设计融入郑万高铁建设等国家项目内全盘考量。
十一月16
●兴山就打造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同专家学者一道实地考察调研,提出统筹规划一河两岸项目建设,充分保护利用乡土文化和资源优势,彰显昭君文化特色,做好水上公路附近民宿客栈和乡建中心建设,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强化生态优势,规划建设水上风景区、湿地公园等一批项目。
截至目前,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通过集思广益、调研论证、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兴山对未来五年如何利用昭君文化资源、发展昭君文化产业、拉动昭君文化需求、打造昭君文化品牌,逐渐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昭君故里,未来的发展值得期许!
当记者驾车驶离昭君村景区,沿途掠过车窗的,是繁忙的建设场景、是一片片飘香的橘林、是蜿蜒的水上公路、是别具一格的民俗客栈、是美丽宜居的兴山新县城……
此时,那曲广为传唱的《昭君还乡》,宛如清冽的泉水,不禁从心头汩汩涌出,久久回响——
我只相信你是三峡的女神
高山流水是你弦上的知音
大漠孤烟放飞恋乡的思绪
长河落日点亮故乡的云…
▲音乐欣赏《昭君还乡》
(文:刘望舒)
(图: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兴山县委宣传部官方出品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识别.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朵笓涓?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藉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