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排名出炉呼和浩特未进二线

“敕勒川,阴山下”,从“草原青城”的美誉到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I型城市”,呼和浩特这座有着多年建城历史,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也逐渐演变成了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只不过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呼和浩特的城市排名却较为尴尬。

5月27日公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官宣了最新的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在榜单中我们发现,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依旧是“雷打不动”,在三线城市“原地踏步”。

根据公布的评估体系来看,今年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依然是通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来衡量城市的商业魅力。可能不少人与小编有着一样的疑问,如此评估背景下,究竟是怎样的呼和浩特,又一次入二线失败了呢?

商业资源集聚度主要考量一个城市受主流消费品牌青睐的程度、城市商圈的实力大小以及基础商业的成熟度。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已经培育形成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拥有大召、大盛魁文创园、稍麦美食、万达等多条特色商业步行街,中山路、东影南街、锡林南路、鼓楼、南二环以及成吉思汗大街等多个商圈也是首府市民的主要消费场所,除此之外,已经开工建设的两座万达,还有即将进驻的大型商业SKP,都将为呼和浩特的商业再添一把柴。

城市枢纽性指数是将城市置于网络之中考虑其重要程度。近年来,呼和浩特的交通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启动三环路和哲里木路、海拉尔大街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地铁1、2号线开通实现换乘,京张高铁、呼太动车组开通,盛乐国际机场的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呼和浩特市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正逐渐方便着每一位市民的出行。

城市人活跃度指数是由消费活跃度、夜间活跃度等构成。年1-11月,呼和浩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消费总量、增速均排在全区第1位,此外,根据年美团外卖发布的“外卖夜市”大数据显示,“夜间外卖”让呼和浩特餐饮夜经济曾一度跻身全国前十。

生活方式多样性主要测量城市人休闲、娱乐和消费的行为表现。年,在全国电影票房总额跌了近七成情况之下,呼和浩特在中国内地城市电影票房排名中首次进入50强。此外,疫情下的国庆中秋节日假期,呼和浩特吸引了来自北京、河北、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等省市的国内游客,8天假期综合收入超7亿元。

未来可塑性是一个挖掘城市产业潜力、判断未来发展趋势的维度。在“呼包鄂榆”、“呼包鄂乌”城市群的建设发展中,呼和浩特作为中心城市被数次提及。此外,根据最新的《-内蒙古国土空间规划》公示,呼和浩特将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Ⅰ型大城市。

从以上五大维度来看呼和浩特的城市排名,小编多少有点出乎意料。无论是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亦或是生活方式多样性以及未来可塑性,呼和浩特在内蒙古自治区来看,各项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然而,现实总是很骨感,不排名不知道,一排名吓一跳,当我们所谓的好成绩拿到全国大比拼中才发现,你在跑步前进,排在呼和浩特前头的城市也没有原地踏步。你在跑,有的城市却在“飞”。呼和浩特冲击二线再度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此前,全国省会首府仅有为数不多的城市位于三线,在最新的城市排名中,太原已成功跻身二线,只剩下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海口等“难兄难弟”相依为命。尴尬之余,呼和浩特唯一能做的就是奋起直追……

正北观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mj/21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