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行人脚下每一米天津站站区办小小井

天津北方网讯:“后广场,花坛附近米处井盖踩上去有松动现象,请立即派工人来维修。”收到站区后广场“流动巡查”执法服务人员张翼的报告,天津站站区办应急管理科科长张振河立即联络河东区城管委及后广场井盖维修养护部门前来维修。很快,经过维护部门的调校,井盖踩上去不响了。“虽然只是踩上去有轻微的‘格楞’声,但站区每一米都关乎旅客安全和咱们天津市的形象。”“一座车站一座城”,作为城市窗口,天津站地区不仅在秩序管理、环境卫生方面下功夫,更是不放过井盖管理这样的小细节。据统计,天津站地区目前共有窨井盖个,是天津站特制,于年投入使用。井盖遍布前后两大广场,处于旅客游客往来的人流密集区域,对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井盖,天津站站区办在日常维护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为确保行人安全,站区办主动作为,建立起井盖日常监管机制,维护管理“更细一分”,守好行人“脚下一米”。“井盖面积虽小,但容易出大事。如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站区办副主任韩冬说,站区办日常组织执法服务人员、辅助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混编成一支人的日常巡查小队,实行“点位管理、流动巡查、重点督察相结合”巡查管理模式,对站区内的井盖进行全覆盖立体化监督检查,主动发现问题隐患,主动上报。其中,“点位管理”由名安保人员负责,按照站区网格划分,在重要点位设置专人专岗进行管理;“流动巡查”由名执法服务人员负责,每天在站区进行流动巡查,确保站区设施设备发生破损后第一时间处理;“重点督察”由21名督察人员负责,对重点点位、重点时段的巡查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察及专项督查。由于井盖外形类似,但权属与养护往往涉及多个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较为复杂。“比如说,前广场的井盖权属单位为轨道运营集团枢纽管理控制中心,后广场的井盖权属归河东区,具体还涉及排水、电力、通信、消防等多个部门。”韩冬说,为防止出现井盖无主、多头打架等情况,河东区明确站区办、区城管委作为居中协调枢纽,分别负责前、后广场井盖维修养护部门的对接联系。同时,建立站区设备管理台账,明确位置、归属单位、联系人、责任人等信息,一旦出现问题,确保第一时间找到责任单位。小井盖彰显细节管理,让群众感受到治理的精度和温度。“天津站这大广场多气派,又光溜又干净,连井盖都是亮的,不愧是大都市大车站。”来自呼和浩特的旅客陈翔说。据介绍,天津站站区办定期对井盖及周边地砖石材设施进行排查,对生锈、污浊井盖进行重新打磨、喷漆处理,及时协调人员修复破损,提升井盖设施使用寿命。明确处理标准,按照井盖问题等级进行分类,对破损严重、缺失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井盖,立即上报,并第一时间在现场设置警示标示,及时进行现场处置;破损不严重、存在沉降等现象的问题井盖列入重点巡查计划,加强巡检频率;对出现移位、异响、弹跳等现象的问题井盖,及时进行加固或更换。同时,针对一些长时间存在的井盖疑难问题,制定跟踪督办管理流程,工作人员每日按规定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及时掌握进展,及时进行记录和汇报。(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ly/20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