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八一小区超市门口看到

漫步在水磨村,巨大的水磨矗立在小河中央,一排排新房倚着大青山错落分布,初长成的翠绿小树在白雪的覆盖下发出冻玉般的光泽如果不是汽车驶过,你可能会把眼前的景色当成一幅诗意的冬景图

从盘点中看看办了多少事儿—呼和浩特市为民办实事综述(上)

城管志愿者给孩子赠送文具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呼市新建许多住宅楼,部分小区由于服务设施配套不及时,居民日常生活遇到难题2014年,呼市把新建便民市场作为推动流动摊点“进场入市”,实现“居民方便、商贩实惠、市容整洁”三个目标的有机统一的主要抓手,是呼市完善便民服务基层设施建设,打造宜居环境、服务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

清理三乱小广告

清泉街社区居民乔大爷对记者说:“我们小区管呼和浩特市市公安局道老化的现象很严重,水压也上不去,让5楼以上住户用水困难现在管道改造好了,还新增了加压泵,吃水用水都省心了”“我们小区现在是大改变,感觉就像一个新小区一样”周围的居民纷纷高兴地称赞改造工作

蜿蜒流水绕村、青山巍峨旖旎,在首府的大青山脚下,一个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新的面貌,今年以来,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新城区区委、政府“十个全覆盖”工程涵盖10个村,在每个示范村投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在村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个方面高标准建设

—实施“蓝天”工程,全力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形成合力治理大气污染的局面2014年,呼市完成城区分散燃煤锅炉折并整合和煤气化改造任务110座;加快推进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中山市卫生局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严治渣土运输车辆,减少扬尘污染;完成5673辆和3787辆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

2014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让首府人民真切感受到:为民办实事,就是一竿子插到底,到村民家中去,到老百姓生活中去这一年来,民生账本扎实厚重,民生嘱托意味深远,是政府工作业绩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传递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的坚定勇气

食品安全进校园

送戏下乡

“十个全覆盖”覆盖得怎样?

本文来源:正北方网

呼市2014年整治改造304个老旧住宅小区、345万平方米,涉及住户5万多户,受益人口12万人,总投资10.02亿元

赛罕区共37个村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完成新建、改造维修饮水工程22个村,涉及人口27646人按街巷硬化每村一横一纵平均3公里呼和浩特市一周天气的要求,101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完成白塔村幼儿园、西把栅幼儿园、根堡村幼儿园、舍必崖村幼儿园、乔家营小学等5所园校校舍的建设和安全改造任务及28个村卫生室的建设与改造工作,37个便民连锁超市已改造升级完毕

赛罕区“三下乡”活动给村民送农资

玉泉区组织实施了19个行政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其中包括10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任务危房改造364户,新建管网4000多米解决了80多户村民的饮水问题,完成15个村、54.6公里街巷硬化,安装3500套广播电视信号,建设16个卫生室

蓝天、碧水、绿地工程成效显著

2014年,呼市按照城乡统筹、全民共享、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基本思路,市级财政对公益文化事业投入资金4263.9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5亿元,各旗县区对公益文化事业投入资金共计呼和浩特市公安局3766.9万元完成了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三局合一”、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等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公共文化场馆总面积达到4.9万平方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5%和97.5%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如此美景只是大青山综合治理改造的一个缩影天蓝、水清、地绿,一个能让人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碧水的城市,才能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其中2014年,呼和浩特市以“环境保护整治年”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不仅让孩子能上学,还要让孩子上好学2014年,呼市教育局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之间形成联盟,实现均衡配置,缩小校际差异,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如此一来,每个学区都有一所或多所优质小南京市卫生局学或初中为龙头,带动薄弱学校组成联盟,在联盟内资源共享,帮扶结对,捆绑考核毫无疑问,首府均衡教育正迈进“黄金时代”(记者施佳丽 皇甫秀玲摄)

随后,呼市出台了具体的入学办法,即凡是进城的非市四区务工人员子女,小学入学和小升初均可拿暂住证、务工证明、户口簿,到辖区教育局及学校内进行登记,统一安排到就近的学校上学

2014年,呼和浩特市建设各类型便民市场100个,力争在2017年完成200个便民市场的建设任务届时,每个便民市场相对区域将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覆盖网,通过市场化运营,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食品、菜品供应,彻底解决百姓“吃菜难、吃菜贵”等难题

“15分钟便民生活圈”真便捷

目前,9个旗县区都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其中内蒙呼和浩特市天气国家二级馆2个,国家三级馆2个市群艺馆8000平方米新馆正在建设中,建筑面积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市图书馆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在组建信息化数据库,馆藏图书的数据信息不断充实;市级和9个旗县区均依托本级图书馆建设文化资源共享工程,62个乡镇全部建成数字化服务点市博物馆正在进行数字展厅和碑刻长廊建设,展陈内容更加丰富呼和浩特市四区28个街道办事处、193个行政村(社区)均设有文化站和文化室,并配有专(兼)职人员全市共建成1004个农家(草原)书屋、426个村级文化室62个乡镇(区域服务中心)完成了300平方米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市图书馆在老缸房、仁和、党委、苁蓉、富丽等5个社区、2所小学和给水团、少管所设立了流动图书服务点;市群艺馆在市区10个广场设立了文艺辅呼和浩特市最新新闻导点,在居民社区和公园内设立了流动文艺辅导点,并对22个已经挂牌的业余文艺团体进行艺术专业辅导

养老服务业做得怎样?

提起青城,外地的朋友首先想到的会是广袤无边的草原和藏传佛教寺庙大召寺如今,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北的大青山如今也是独具风采,大青山国家健身步道、草原旅游小镇、新城牧歌、圣水古城、五万亩森林公园等一个个旅游胜地也逐渐崭露头角,在不久的将来,大青山前坡将成为花园式游览胜地

记者在八一小区超市门口看到,一块“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项目”的牌子十分醒目进入超市,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还提供用微波炉加热便当等服务离超市不远,便利店、餐饮店、医药店、家政服务、洗染店等店铺形成一个便民服务网呼和浩特市市公安局络,让居民生活的十分便捷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所谓“15分钟便民服务圈”是指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步行一刻钟之内可办理日常政务服务,享受快捷的公益服务和基本的商业、生活、娱乐等便民服务

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开工建设的呼和浩特市示范性老年公寓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总投资约1.78亿元,总建筑面积50710平方米,设置床位703张,建成后将为首府地区养老机构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填补了我市没有中高档老年公寓的空白

紧接着,呼市启动了59所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工作,新建扩建了一大批中小学校、幼儿园,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入学难,入好学校难”的问题赛罕区教育局副局长武俊屹向记者透露,2014年9月开学后,赛罕区按照就近原则接纳小学一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中山市卫生局子女约800人,新增小学一年级人数1600多人

居民郑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最怕过的就是冬天,每到冬天家里就冻得要命,开着电暖气还要穿上棉衣这回改造了热力管网又重新做了墙体保温,冬天就好过了”

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9.84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64%,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5.7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4.38%全市有在建、建成的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146所,总床位数达到了13328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3张,呼市还将进一步鼓励社会企业从事养老服务业

15分钟能做什么?“现在,我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就医、健身、阅读、娱乐等便民服务啦”呼市八一小区居民于先生开心地回答道

(记者钱曙光通讯员栗溶图/本报记者皇甫秀玲摄)

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是否满意?

呼和浩特市杀人新闻金桥佳园乌兰小区,施工方工程项目负责人王建军介绍,金桥佳园乌兰小区改造工程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的,地下管网改造已经先于供暖期之前完成,整体的各项改造项目也都在10月完工告别了管网老化、跑冒滴漏,屋面漏雨,外墙皮脱落,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重新铺设的地面、新安装的防盗门和钢窗以及重新刮过腻子的居民楼道让整个金桥佳园乌兰小区看上去焕然一新

2014年1月14日和2月25日,呼和浩特市教育部门分别召开了《呼市地区中学生招生工作会议》和2014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两个会议上都传达出这样的讯息:为保障平等入学,首府将全面推进小升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呼市交管支队查处“黄标车”

—推进“碧水”工程,加大对污水的治理2014年,呼市实施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六安市交通局造工程,年底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同时,全力推进再生水利用,将再生水利用率由去年13%提高到24%,使企业及城市景观用水首先使用再生水,加快关闭企业使用地下水和减少使用自来水,真正让居民饮用优质地下水

“我们来呼市打工8年了,到处租房住,现在孩子正好要读一年级,一直担心孩子异地就学难问题,这不听说我们外地户口的只需开所需证明就可以就近入学了这下可好了,天天能看到孩子在我身边学习,我也放心了”张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赛罕交警为骑友提供便民服务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4年结合市委、市政府“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呼和浩特市市直80个部门开展为基层、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工作,认真落实各项规定要求,一件件惠民举措回应着百姓的诉求;老旧呼和浩特市设计院小区改造、养老服务改革、城乡文化体系建设、“十个全覆盖”工程……一个个项目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在此,我们分上下两篇综述来回顾2014年全市为民办实事的历程

沉甸甸的民生清单—呼和浩特市为民办实事综述(下)

作者:钱曙光栗溶图 皇甫秀玲

呼市二中外教公开课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都有哪些?

—启动“绿地”工程,让青城更美2014年,呼和浩特市园林局投资12亿元,完成哈拉沁沟水系生态治理工程等11个新建项目,共栽植各类苗木1950万株(丛),新增绿地面积1000公顷

均衡教育进入“黄金时代”

回民区涉及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东棚子、东乌素图、毫赖沟、元山子、段家窑5个村中,3个村实行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2279个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街巷硬化4.2公里,5个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呼和浩特市二中校长,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全部建立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4593名村民入了农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80岁以上139人纳入高龄津贴补贴范围

从2009年开始,各旗县区规划建设了综合社会服务中心和综合老年养护院项目目前,6个综合社会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土左旗、和林县、清水河县、武川县、赛罕区、玉泉区),6个老年养护院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其中,市级老年养护院、回民区老年养护院、武川县老年养护院、托县老年养护院已经建成;清水河县老年养护院正在配备设施设备,和林县老年养护院正在办理前期手续2014年,全市确定投资建设6家民办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100张


而其对外宣称的原因
救灾部门发言人捷尔吉·特特什告诉法新社记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hehaitezx.com/hhhtsjt/2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